八脉交会穴理论源流及临床辨证应用 范光熙 八脉交会穴是指人体十二经脉通于奇经八脉的八个俞穴 分别是公孙 内关 足临泣 外关 後溪 申脉 列缺 照海 该八穴是沟通人体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枢纽 在其交会中起著重 要作用 因而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掌握了八脉交会穴 就抓住了十四经穴之纲要 就能在临 床许多疾
周天八脉Tag内容描述:
1、八脉交会穴理论源流及临床辨证应用范光熙八脉交会穴是指人体十二经脉通于奇经八脉的八个俞穴分别是公孙内关足临泣外关後溪申脉列缺照海该八穴是沟通人体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枢纽在其交会中起著重要作用因而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掌握了八脉交会穴就抓住了十四经。
2、八脉交会穴的来龙去脉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内眦项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注解1公孙双侧是足太阴脾经穴通于冲脉内关双侧是手厥阴心包络穴四穴通于阴维脉四经会合循行之处在胃心胸之间故主治胃与心胸之病2。
3、GeneralInformation书名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作者明李时珍著页数89SS号12014435出版日期200712用户登录用户注册首页文章资讯论文下载知盈问吧动画频道医学视频医学书籍首页书籍文献视频软件你的位置知盈医学资源网首页最近。
4、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五术书社藏书。
5、宋元时期的针灸家提出,四肢部列缺,后溪,内关,外关,照海,申脉,公孙,足临泣八穴分别通向任,督,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冲,带八脉,意指这些穴位分别能主治头面躯干部有关奇经八脉的病症,其相通的意义,应当理解作是通过各穴本身所属经脉而通向奇经。
6、八脉图并治症穴冲脉考穴公孙二穴脾经足大趾内侧本节后一寸陷中举足两足掌相对取之针一寸主心腹五脏病与内关主客相应治病西江月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翻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脐痛腹疼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凡治后症必先取公孙为主。
7、八脉交会穴又叫交经八穴其称谓首见于宋子华流经八穴此书已亡佚其内容被窦汉卿收集在针经指南中故有人称之为窦氏八穴书中窦氏论述了八穴的起源位置归经取穴主治病证举例和上下固定随症配穴法虽未明确指出某穴通某脉但已认识到八穴与奇经八脉是有联系的此后明代。
8、八脉交会穴编辑八脉交会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得于宋子华之手又称窦氏八穴也就是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它是目前常用临床特定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录1主要内容2相关歌诀3基本分类1主要内容编辑八脉交会穴的主要内容是公孙通过足太阴脾经入腹会于。
9、奇经八脉考明李时珍奇经八脉总说凡人一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支曰络经凡十二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是也络凡十五乃十二经各有一别络而脾又有一大络并任督二络为十五也难经作阴络阳络共二十七气相随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
10、智多星整理并提供第五章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骄脉,陪矫脉,阴维脉,阳维脉,奇,是奇异,零余的意思,指这八条经脉的分布和作用有异于十二正经,是十二经之余,又因其无络属脏腑的表里配偶关系,故。
11、八脉交会穴经穴分类名见针经指南又称流注八穴交经八穴等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八个穴位脾经的公孙通冲脉心包经的内关通阴维脉小肠经的后溪通督脉膀胱经的申脉通阳蹻脉胆经的足临泣通带脉三焦经的外关通阳维脉肺经的列缺通任脉肾经的照海通阴蹻脉这些。
12、八段锦通周天奥妙中华气功网作者笑望书八段锦通周天奥妙八段锦不是一般体操套路拳亦非导引动气功实乃丹道南宋之祖张伯端所言的始于有作无人识之丹道下手秘法八段锦有站式坐式及秘传三种现将这三种八段锦与武术养生之联系阐述于下站式八段锦经络小周天练生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