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要旨 书名 性命要旨 作者 汪东亭 朝代 清 年份 公元 1644 年 1911 年 首序 属性 试看世上之人不求于名即贪于利而不贪不求者 盖亦鲜矣 惟修道之士 体混元之本法 天地之枢 立 为洪炉 大鼎以炼其真毫无挂碍 随缘安止 故不与世俗等类也 予于是年作客 汉皋适遇 柯翁怀经汪 翁东亭丰姿俊
悟真篇 注Tag内容描述:
1、性命要旨 书名 性命要旨 作者 汪东亭 朝代 清 年份 公元 1644 年 1911 年 首序 属性 试看世上之人不求于名即贪于利而不贪不求者 盖亦鲜矣 惟修道之士 体混元之本法 天地之枢 立 为洪炉 大鼎以炼其真毫无挂碍 随缘安止 故不与世俗等类也 予于是年作客 汉皋适遇 柯翁怀经汪 翁东亭丰姿俊秀品格高超 飘然有出尘之表 复探其行 止二翁常憩僻处 促膝论道 津津 有味 无日不 然 因谓曰二翁之。
2、性命要旨 书名 性命要旨 作者 汪东亭 朝代 清 年份 公元 1644 年 1911 年 首序 属性 试看世上之人不求于名即贪于利而不贪不求者 盖亦鲜矣 惟修道之士 体混元之本法 天地之枢 立 为洪炉 大鼎以炼其真毫无挂碍 随缘安止 故不与世俗等类也 予于是年作客 汉皋适遇 柯翁怀经汪 翁东亭丰姿俊秀品格高超 飘然有出尘之表 复探其行 止二翁常憩僻处 促膝论道 津津 有味 无日不 然 因谓曰二翁之。
3、 修真写作 关于 百日筑基 养气 指养育先天的元阳真气 悟真篇 说 二物会时性情合 五行全处虎龙蟋 本因戊已为媒聘 遂使夫妻镇合欢 其所指就是养气的功夫 二物会时 指意守丹田达到一定火候时 元神与元精会合 故养气的具体功法 实为意守丹田 俗真篇 说 要知产药川源处 只在西南是本乡 其中 西本乡 指下腹部下丹田之处 故意守应在下丹田 而非上丹田或中丹田 真气究竟向何处采取并归何处呢 南派第四代传人陈。
4、 丹道名词解释 内丹学 又名“性命之学”、“内丹仙学”等。内丹学肇始于中国古代的神仙家,神仙家为了追求长生不死、返老还童的理想,研习了许多延年益寿的方术,至战国时逐渐认识到男女合气之术是“天下至道”,向内丹学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自先秦至汉代,为内丹学的形成作好了理论和实践的港备。因之先秦至汉代是内丹学的准备时期。东汉道教创立至隋唐是内丹学的形成时期。唐末五代,内丹学进入成熟时期。内丹学的形成是中国古。
5、 1 1 张苏辰先生内丹功养生论文集 目 录 前言 一、中国道家龙门派内丹功 二、明一子内丹功经验谈 三、练内丹功的调和法 四、浅谈性命双修 五、炼内丹功火候运用 六、略论道家炼养采补法 七、试论活子时和活午时的运用 八、内丹功的胎息练法 九、眼睛在炼内丹功中的作用 十、 黄庭经 悟真篇印证一得 十一、怎样修养元神之光 十二、谈谈炼内丹的火候运用 十三、炼精气神浅谈 十四、补亏功法秘诀 十五、我。
6、丹道法诀十二讲 丹道法诀十二讲 胡孚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年 1 月出版后,收到许 多海内外读者来信,其中有一大批读者询问丹道修炼的问题。我的道学通论仙学篇 ,原 名内丹学通论 ,完稿于 1988 年春季,曾经王沐老师生前过目手定。王沐老师很推崇陈撄 宁先生的学术观点, 将拙作中凡与陈撄宁先生不同的观点尽令删改, 连丹道学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