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 祖剂 附云起堂诊籍 作者 明 施沛撰 页数 251 SS号 10297913 出版日期 1987年03月第1版 封面 书名 版权 前言 目录 卷之一 素问 泽术麋衔汤 仲景泽泻汤 仲景猪苓散 仲景茯苓戎盐汤 仲景五苓散 仲景四苓散 仲景茵陈五苓散 仲景
铁 神术Tag内容描述:
1、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 祖剂 附云起堂诊籍 作者 明 施沛撰 页数 251 SS号 10297913 出版日期 1987年03月第1版 封面 书名 版权 前言 目录 卷之一 素问 泽术麋衔汤 仲景泽泻汤 仲景猪苓散 仲景茯苓戎盐汤 仲景五苓散 仲景四苓散 仲景茵陈五苓散 仲景猪苓汤 仲景茯苓泽泻汤 加味五苓散 山栀五苓散 金沙五苓散 辰砂五苓散 桂苓白术丸 复方 胃苓汤 春。
2、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 临床常用方药应用鉴别 方剂分册 作者 页数 544 SS号 0 出版日期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前言页 目录页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方剂的概念 第二章 药对的作用 第三章 方剂的组成 一 组成原则 1 方剂与辨证 2 方剂与立法 二 组成结构 三 组成变化 第四章 方剂的分类 一 按功效分类 二 方剂的归类标准 第五章 方剂的比较鉴别方法 一 功用。
3、General Information书名祖剂 附云起堂诊籍作者明施沛撰页数251SS号10297913出版日期1987年03月第1版封面书名版权前言目录卷之一 素问泽术麋衔汤 仲景泽泻汤 仲景猪苓散 仲景茯苓戎盐汤 仲景五苓散 仲景四苓散。
4、延安炎黄文化研究会祝由科研究所招生简章 国学 国术之一脉 古之三大治病绝技之一 一 为了挖掘传承和弘扬即将濒临失传的祖国传统 医学 祝由术 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延安市有关部 门批准于 2011年 3 月成立了全国唯一的祝由科研究所 任命李雄同志为所长 李雄同志坚持数十载潜心修炼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高造诣 功夫炉火纯青 出神入 化 已故前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为他题词 祝由神术 手到病除 延川县人。
5、 中医内科学 方剂歌诀 82 首 月华丸 甘草干姜汤 月华丸方擅滋阴 二冬二地沙贝苓 甘草干姜出金匮 虚寒肺痿诚可贵 山药百部胶三七 獭肝桑菊保肺金 甘草四两姜二两 温肺复气功效倍 桔梗杏仁煎 补肺汤 桔梗杏仁用甘草 银花连翘夏枯草 补肺参芪与熟地 五味紫菀桑白皮 红藤枳壳与贝母 百合麦冬与阿胶 补肺益气且养阴 肺虚喘证病可愈 沙参麦冬汤 加味桔梗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 玉竹花粉甘草襄 加味桔梗重桔梗。
6、紫微斗数入门教程 一 认识紫微斗数紫微学院 一 紫微斗数是什么 紫微斗数是中国传统命理学中 的一种 紫微斗数已存在一千多年之久 却历久弥新 主要 就是其推测的准确性极高 因其预测细致且准确性极高 最 深受大众喜爱与重视 掌握了 紫微斗数的深奥义理 以之预 测人的一生运势吉凶与运势 鲜有不中者 故其号称 天下第一 神术 名列中国五大神术之首 紫微斗数认为人出生时的星 相决定人一生的命运 认为各种星曜。
7、苍 术 本经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均系野生 茅苍术主产于江苏 湖北 河南等地 北苍术主产于河北 山西 陕西等地 原植物生于山坡灌丛 林下及干燥草地 喜凉爽气候 耐寒 耐旱 忌积水 以半阴半阳 土层深厚 疏松肥沃 富含腐殖质 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 味辛 苦 性温 归脾 胃 肝经 功效燥湿健脾 祛风 散寒 明目 临床用名有苍术 炒苍术 制苍术 焦苍术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 味。
8、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 精神神经科顽症金方 作者 左言富 孙世发主编 页数 181 SS号 11767179 出版日期 2007年1月 封面 书名 版权 前言 目录 1 癫病 痰气郁结 内府牛黄丸 引神归舍丹 半夏茯神散 白金丸 抵痰汤 荡痰加甘遂汤 顺气豁痰汤 通涎散 通心辰砂丸 痰气俱安汤 醒迷至宝丹 阳气虚弱 七宝如意丹 人参琥珀丸 六君健脾汤 加味温养汤 回阳升麻汤。
9、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 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 作者 路志正口述 曹东义等整理 页数 327 出版社 北京市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 09 SS号 12427242 DX号 000006809993 URL il jsp dxNumber 000006809993 d 2D5C2B3 9635EF29723E049CD7ED0D920 封面 书名 版权 前言 目录。
10、 中医内科学 方剂歌诀 82 首 月华丸 甘草干姜汤 月华丸方擅滋阴 二冬二地沙贝苓 甘草干姜出金匮 虚寒肺痿诚可贵 山药百部胶三七 獭肝桑菊保肺金 甘草四两姜二两 温肺复气功效倍 桔梗杏仁煎 补肺汤 桔梗杏仁用甘草 银花连翘夏枯草 补肺参芪与熟地 五味紫菀桑白皮 红藤枳壳与贝母 百合麦冬与阿胶 补肺益气且养阴 肺虚喘证病可愈 沙参麦冬汤 加味桔梗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 玉竹花粉甘草襄 加味桔梗重桔梗。
11、目录目录 药药 性性 赋赋 1 第一章第一章 寒性药寒性药 1 第二章第二章 热性药热性药 1 第三章第三章 温性药温性药 2 第四章第四章 平性药平性药 3 附 必背中药歌诀 4 濒湖脉学濒湖脉学 5 浮浮 脉脉 5 沉沉 脉脉 5 迟迟 脉脉 5 数数 脉脉 5 滑滑 脉脉 5 涩涩 脉脉 5 虚虚 脉脉 5 实实 脉脉 6 长长 脉脉 6 短短 脉脉 6 洪洪 脉脉 6 微微 脉脉 6 紧紧。
12、慈幼便览 小儿简要辨证 小儿热证有七 面腮红 大便秘 小便黄 渴不止 上气急 足心热 眼红赤 此皆实小儿寒证有七 面 白 粪青白 肚虚胀喜按 眼珠青 吐泻无热 足胫冷 睡露睛 节录夏禹铸望苗窍诀 舌乃心之苗 红紫 心热也 肿黑 心火极也 淡白 虚也 鼻准与牙床 乃脾之窍 鼻红燥 脾热也 惨黄 败也 牙床红肿 热也 破烂 胃火也 唇乃脾之窍 红紫 热也 淡白 虚也 黑者 脾将绝也 口右扯 肝风也 左。
13、方术纪异 王亭之 20108141序序 对於方术,王亭之一向抱著既不全面否定,亦不全面肯定的态度。为甚么不否定,因为有些人的确具有超乎常人的根识,例如人的听觉受声波幅度限制,假如能超越这些限制,那就可以听到一般人所不能听到的声音,在方术的层。
14、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前言页 目录页 上篇 第一章 春秋战国名医 著 方 黄帝内经 方 汤液醪醴 生铁洛饮 左角发酒 泽泻饮 鸡矢醴 四乌鲗骨 茹丸 兰草汤 豕膏 翘饮 半夏秫米汤 马膏膏法 寒痹熨法 小金丹 第二章 汉魏晋名医方 张仲景方 太阳病 桂枝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炙甘草汤 桂枝加桂汤 。
15、篇一 大六壬学习笔记 大六 壬学习笔记 一 基础篇 月将 占时 地盘 天盘 四课 三传 遁 dun 干 年命 星煞 凡言刚日 即阳日 甲 丙 戊 庚 壬也 凡言柔日 即阴日 乙 丁 己 辛 癸也 凡言日 即干也 言 辰 即支也 五行生克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六亲定名 生我者谓父母 我 生者谓子孙 克我者 阴阳不同谓官 阴阳相同谓鬼 我克者。
16、 古今医统大全 明 徐春甫 序 予尝谓造化者 万物之司命 君人者 三才之司命 典校者 文章之司命 将帅者 三军之司命 而医也者 又自天子以至庶人者之司命也 其所关系岂浅鲜哉 故先儒有云 不明五运六气 检遍方书何济 不明十二经络 开口动手便错 而孙思邈亦曰 不明阴阳者 不足谓之太医旨哉斯言 诚业是业者所当深切究心者也 予独怪今时之医 始无见理之明 终无应变之巧 务奇诡者 或远慕而近遗 局方书者 或举。
17、秘传阳宅神断 中华风水神术 一看就会 一用就灵 麒麟堂李炎宸易经风水智慧 呵呵 这个可以有 但是有些东西写的有些过了 有些地方 和传统的一些流派冲突了 诸位可以借鉴 研究参考 不可 照搬 还是有点意思的 呵呵人最注重乾 坤 震 巽四个 方位 乾方 权利 官职 钱财的象征 坤方 孕育万物之地 生育之所 震方 是产生能量的唯一地方 是所有事物的开始 巽方 是生火的地方 也是神鬼聚集之处 还是二龙一凤之。
18、第一篇 按摩基础知识 按摩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 磨 按 字从手从安 摩 字从手从 从字义可知 按摩作为一种治疗方法 是医者审视病情后以手 法为主 作用于人体体表刺激人体的特定部位 借以改善机体的生 理 病理状况 从而达到提高人体自然抗病能力 促使病体趋于康 复的一门中医医疗方法这种治病术简便易行 舒适可靠 副作用 极少 从古至今广被医家临床采用 一 按摩源流 除了先秦医典 内经 较早地反映了我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