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l Information书名外科证治全书作者清许克昌 毕法页数191SS号10752715出版日期1987年04月第1版封面书名版权前言目录卷 一 痈疽证治统论 痈疽部位名记 胃气论 论肿 论溃 论敛 论痛 论痒 五善歌 七恶,General Information书名疯门全书作者清萧
四库全书原文及白话文Tag内容描述:
1、General Information书名外科证治全书作者清许克昌 毕法页数191SS号10752715出版日期1987年04月第1版封面书名版权前言目录卷 一 痈疽证治统论 痈疽部位名记 胃气论 论肿 论溃 论敛 论痛 论痒 五善歌 七恶。
2、General Information书名疯门全书作者清萧晓亭撰页数75SS号10444090出版日期1990年06月第1版封面书名版权前言目录述古八则麻疯二十一论麻疯三十六种 大麻疯 暑湿疯 紫癝疯 白癝疯 紫癜疯 白癜疯 隐疯内发 干疯。
3、皇家圣学院 http:皇家圣学院 http:皇家圣学院 http:皇家圣学院 http:皇家圣学院 http:皇家圣学院 http:皇家圣学院 http:皇家圣学院 http:皇家圣学院 http:皇家圣学院 http:皇家圣学院 http。
4、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大六壬金口诀 第三章大六壬金口诀 第四章星座所主与断式口诀 第五章月将所主与断式口诀 第六章大六壬金口诀特殊起式法 第七章大六壬金口诀预测方法综述 第八章大六壬金口诀古典式例选 第九章分类预测与实例 上局 第十章分类预测与实例 下局 第一章概论 大六壬金口诀 又称 孙膑预测学 据 史记 记载 膑生阿 鄄之间 年 山东省鄄城县孙老家村发现 孙氏庙碑 和 孙膑画像 经史学家考证 孙 。
5、 内功真经内功真经真本全书 真本全书 武术界俗称的内功经全名为内功真经真本全书传自清人琅岈南 溪子其好友珠山宗景房为全书作了注释真本全书约四万余字我有幸得自陈 太平老师的收藏从而一窥全豹方知世传之内功经实乃内功真经真本 全书片鳞只爪宋氏形意内功四经亦源于宗景房所著内功真经这一点 宋氏后人宋光华先生也是承认的不知为何社会上公开的内功真经仅为 冰山一角世人难窥全貌幸而陈太平老师将全套内功真经真本全书收。
6、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7、 内经 原文 素问 灵枢 01 0 素问 第1篇 上古天真论 01 1 昔在 黄帝生而神灵 弱而能言 幼而徇齐 长而敦敏 成而登天 01 2 乃问于天师曰 余闻上古之人 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 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 人将失之耶 01 3 岐伯对曰 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01 4 今时之人不然也 。
8、郭店楚墓竹简版老子道德经 附竹简原文截图 作者非常用心地整理出这个楚墓竹简 老子 版本 在此向他 她 表示敬意和谢意 也希望我们在共同学习中均有收获 总说明 1 此竹简老子道德经是目前所知所见的最早的版本 应该是最接近原文的 在内容 章节顺序上与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 欢迎大家探讨 2 按照出土竹简的状况 分为甲 乙 丙三组 另有一些残片 3 竹简文字深奥冷僻难识 存在误认或不同理解的情况 这恐怕是后。
9、马王堆出土道德经原文 非删改本 道 经 1 第一章 道可道也 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 非恒名也 无 名天地之始也 有 名万物之母也 故 恒无 欲以观其眇也 恒有 欲以观其所徼也 两者同出 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2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 难易之相成也 长短之相形也 高下相盈也 音声之相和也 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
10、 金匮要略 原文 问曰 上工治未病 何也 师曰 夫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四季脾旺不受邪 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 见肝之病 不解实脾 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 补用酸 助用焦苦 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 焦苦入心 甘入脾 脾能伤肾 肾气微弱 则水不行 水不行 则心火气盛 心火气盛 则伤肺 肺被伤 则金气不行 金气不行 则肝气盛 故实脾 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 实则不在。
11、濒湖脉学 简介 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重视的 自晋代王叔和著 脉经 后 五代高阳生著成 脉诀 以其通俗易懂 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 但因其中谬误也不少 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 博采历代各家之长 对经义大加发挥 如他指出 切脉独取寸口 是以此候五脏之气 而不是切按五脏六腑经脉之体 阐发透辟 他在 脉经 24脉的基础上 又增述了3种脉 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 即浮 沉 迟 数 滑 涩 虚 实 长 短 洪 微 。
12、 金匮要略 原文 金匮要略方论序 张仲景为 伤寒卒病论 合十六卷 今世但传 伤寒论 十卷 杂病未见其书 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 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 于蠢简中得仲景 金匮玉函要略方 三卷 上则辩伤寒 中则论杂病 下则载其方 并疗妇人 乃录而传之士流 才数家耳 它以对方证对者 施之于人 其效若神 然而或有证而无方 或有方而无证 救急治病其有未备 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 臣奇先核定 伤寒论 次校定 金匮玉。
13、遁甲穿壬原文之注释 原文 详推遁甲所由起 创置乃自于轩辕 得元女阴符之术 战蚩尤涿鹿之野 考星宿兮审方位 律天象兮奠山川 法混沌而立太极 注曰 上律天宿之星象 下奠山川之方隅 以九宫合成一局 原文 分两仪而遁阴阳 注曰 自冬至一阳生为阳九局 夏至一阴生为阴九局 原文 应四时而分四象 运八卦而週八方 总不外五行之理 爰发明动静之常 相摩相荡为翕为张 布十干而奇仪听令于甲 注 奇仪乃甲之使 是六甲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