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lInation书名十四经脉穴位歌诀作者吴平生页数207SS号10226035出版日期1989年12月第1版前言目录经络概述经络系统各论一十二经脉的名称及交接规律二十二经别三十二经筋四十二皮部五十五络脉六奇经八脉俞穴各论一穴位的名称二穴位的定义三穴位的分类四穴位的作用五常用取穴方法六点穴
十四经脉症候Tag内容描述:
1、医玄经 十四 难经别脉 难经别脉 小子问曰 愿闻难经所言脉法 紫极曰 难经以手太阴经分寸关尺 以肺朝百脉故 以相似论言之 左右手以手太阴重迭 两鱼际处当作头 而以下可分肝脾肾命门也 关处为关口 脐也 关上为阳 肺心也 关下为阴 肾命门也 在关中为中焦肝脾也 心乃阳中之太阳 居左寸 肺乃阳中之太阴 居右寸 肝乃阴中 之少阳 居左关 脾乃阴中之至阴 居右关 肾乃阴中之少阴 居左右尺 因肾有两枚 各从左。
2、7 十四经 经外奇穴共195穴定位与主治歌诀 一 手太阴肺经 1 中府 咳喘胸痛肩背痛 在胸前壁外上方 前正中线旁开6寸 平第l肋间隙处 2 尺泽 咳喘咽痛咯血肺 中暑吐泻儿惊风 肘臂挛痛局部病 在肘横纹中 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3 孔最 咯血咳喘咽肿痛 肘臂挛痛局部病 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 腕横纹上7寸处 4 列缺 咳喘咽痛肺系病 头项齿痛口眼歪 桡骨茎突上方 腕横纹上1 5寸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
3、十四经 经外奇穴共195穴定位与主治歌诀 一 手太阴肺经 1 中府 咳喘胸痛肩背痛 在胸前壁外上方 前正中线旁开6寸 平第l肋间隙处 2 尺泽 咳喘咽痛咯血肺 中暑吐泻儿惊风 肘臂挛痛局部病 在肘横纹中 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3 孔最 咯血咳喘咽肿痛 肘臂挛痛局部病 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 腕横纹上7寸处 4 列缺 咳喘咽痛肺系病 头项齿痛口眼歪 桡骨茎突上方 腕横纹上1 5寸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
4、1 热热 风热头痛 疏风清热 芎芷石膏汤菊花 桑叶 薄荷 蔓荆子 川芎 白芷 羌活 生石膏 风热犯肺 疏风清热 宣肺化痰 桑菊饮桑叶 7 5 菊花 3 杏仁 6 连翘 5 薄荷 2 5 桔梗 6 甘草 2 5 苇根 6 风热证 辛凉解表 银翘散银花 15 连翘 15 苦桔梗 6 薄荷 6 竹叶 4 生甘草 5 荆芥穗 4 淡 豆豉 5 牛蒡子 6 葱豉桔梗汤葱白 连须 五根 淡豆豉 12 桔梗 薄。
5、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 中医诊断十四法 作者 刘强编著 页数 170 SS号 10386911 出版日期 1994年08月第1版 目录 第一章 头诊 第一节 头诊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头部望诊法 第三节 头部触诊法 第二章 面诊 第一节 面诊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面部与脏腑对应分布 第三节 面部色诊法 第四节 现代面诊法 第五节 现代面诊研究 第三章 鼻诊 第一节 鼻诊的理论依。
6、大医精诚网 数字签名人 大医精诚网 辨别名 CN 大医精诚网 C CN 中国 O 大医 精诚网 O U 资料文献部 原因 本站所有资源都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 题请及时通知 h t t p z y d y j c n e t b b s 位置 如果使用本站资源转发 识别 制作等请注 明出处 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访问大医精诚 h t t p z y d y j c n e t b b s 日期 2 。
7、儿科中医外治十四法 郑学军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中医外科 山西 太原 关键词 中医外治 儿科 综述 中图分类号 以上 计 例 无效为瘢痕疙瘩较前无变化或 仍有缓慢外突之势 计 例 治愈率为 总有效率达 A93B C DEFGA93B HIGA3JK C HLM 9 治疗72 h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5 71 80 80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中医外治法治疗婴儿轮状病毒肠炎有简。
8、 0 害 昂 敏 一 壬 虫 首 捷 身 辰 无 挥 勇 碧 季 处 钢 螳 绿 秋 藏 臂 螂 装 1 七星螳螂拳丛书 螳螂十四手 黄钻明 著 岁次 壬辰 二零一二年 季秋 于羊城 2 目 录 咏 螳螂十四手 序 七 绝 4 词 秋风引 二首 咏螳螂拳 5 前 言 6 螳螂十四手简介 1 1 浅说七星势 1 9 螳螂十四手动作名称 2 2 螳螂十四手动作分解说明 2 4 第一路 采莲脚 28 第。
9、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 中医诊断十四法 作者 刘强编著 页数 170 SS号 10386911 出版日期 1994年08月第1版 目录 第一章 头诊 第一节 头诊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头部望诊法 第三节 头部触诊法 第二章 面诊 第一节 面诊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面部与脏腑对应分布 第三节 面部色诊法 第四节 现代面诊法 第五节 现代面诊研究 第三章 鼻诊 第一节 鼻诊的理论依。
10、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十四 开穴规律 十四 开穴规律 这部分内容前人早已有过精辟的论述 我们在这里只不过是重复他们的研究以作简单介 绍 撰写本文时我们并没有参阅任何书籍 反而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相关贴文 在这里你将会看到 经穴理论与阴阳五行 易经八卦是多么的紧密相连 又是如此的自成体 系 我们已经知道 人体气血经穴的运行规律与天地自然息息相关 在宇宙中 与人类最为 密切的天体有太阳 地球 。
11、人体十四经脉图 人体十四经脉图 中国人数千年前就发现 有些人生病时身体会出现红色发烫的 线条 而按摩这些 线条 可以 治疗疾病 这些 线条 其实就是经络线 经络是人体脏腑气血运行的通路 犹如宇宙中星球运转的有序轨道 我们通过刺激体表的经络或穴 位 就能调理体内的脏腑系统 这就是中医养生治病的玄妙之处 比如说 我们中国有一句成语叫 捶胸顿足 人在悲痛的时候 都是哭天喊地 捶胸顿足 为什 么呢 因为胸。
12、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 十四经脉穴位歌诀 作者 吴平生 页数 207 SS号 10226035 出版日期 1989年12月第1版 前言 目录 经络概述 经络系统各论 一 十二经脉的名称及交接规律 二 十二经别 三 十二经筋 四 十二皮部 五 十五络脉 六 奇经八脉 俞穴各论 一 穴位的名称 二 穴位的定义 三 穴位的分类 四 穴位的作用 五 常用取穴方法 六 点穴法和针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