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章来自于博粹堂中医 中医色脉诊学相关介绍 色脉诊的提法始自内经 , 内经中色脉相提并论之处很多, 素问五 脏生成篇有“能合脉色,可以万全”的记载。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说: ” 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之出候也,故根 死则叶枯矣。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 ”
脉诊一学Tag内容描述:
1、文章来自于博粹堂中医 中医色脉诊学相关介绍 色脉诊的提法始自内经 , 内经中色脉相提并论之处很多, 素问五 脏生成篇有“能合脉色,可以万全”的记载。
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说: ” 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之出候也,故根 死则叶枯矣。
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
” 此则又提出了“色脉尺诊”的问题,实际内经主要以脉色为主,张景岳 曾说: “在色可望,在脉可按,其于形内,则当验于尺。
2、一、读脉书首先要说明的,是初时学习脉诊,必须将脉书读熟,王叔和的脉经,李濒湖的 脉学。
所谓脉书不厌百回读,而且不仅要熟读,还要烂读,烂,像吃的肉一样,必须烂,才 不要嚼。
这样,然后才可以谈切脉的道理。
二、关于呼吸定脉初学脉时,要仔仔细细的以呼吸定脉,后来纯熟了,就不必数呼吸, 而且要闭住呼吸,再细心听脉。
切不要虚应故事,以为诊脉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三、锻炼看脉知病的方法看脉知病,不是不可能的,但。
3、国医战队 &青医说整理 推荐关注: 国医战队 &青医说创始人张林峰老师的扣扣: 584342682 考研学习方法、考研资讯等问题欢迎咨询青医说秦老师316424238 扣扣 中医诊断学复习(舌诊 +脉诊) 舌诊复习 : 一、舌面脏腑分候 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
二、红舌 比正常舌色红,或呈鲜红色 主热证。
舌鲜红而起芒刺,或兼黄厚苔,多属实热证。
鲜红而少苔, 。
4、脉诊 二十八脉与主病【一】 二十八种脉象,可以通过脉位、次数、形状和脉的气势 等四方面来体认。
例如浮沉是脉位的不同,迟数是次数的不 同,大小是形状的不同,虚实是气势的不同。
有些脉象又是 几方面相结合的。
二十八脉的体象与主病分述如下: 1.浮脉脉象:轻取即得,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 流利。
主病:表证(表实或表虚) 。
说明:浮 为经络肌表之应,主病在表。
邪袭肌腠间,卫阳抵抗外邪, 则脉气鼓搏于外。
5、如何学看脉和脉诊的经验 作者:市中医院副院长蔡仰高 一、读脉书 首先要说明的,是初时学习脉诊,必须将脉 书读熟,王叔和的脉经,濒湖的脉学。
所谓 脉书不厌百回读,而且不仅要熟读,还要烂 读,烂,像吃的肉一样, 必须烂, 才不要嚼。
这样,然后才可以谈切脉的道理。
二、关于呼吸定脉 初学脉时,要仔仔细细的以呼吸定脉,后来 纯熟了,就不必数呼吸,而且要闭住呼吸, 再细心听脉。
切不要虚应故事,以为诊脉只 。
6、国医战队 &青医说整理 推荐关注: 国医战队 &青医说创始人张林峰老师的扣扣: 584342682 考研学习方法、考研资讯等问题欢迎咨询青医说秦老师316424238 扣扣 中医诊断学复习(舌诊 +脉诊) 舌诊复习 : 一、舌面脏腑分候 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
二、红舌 比正常舌色红,或呈鲜红色 主热证。
舌鲜红而起芒刺,或兼黄厚苔,多属实热证。
鲜红而少苔, 。
7、龙源期刊网 中医脉诊学现代研究 作者:韩广强孙庆才张丽 来源:健康周刊2017 年第 35 期 【摘 要】过去几十年中,医学传感器、力学、数学、医学、生理学等学科的进展和在模 式识别、信号处理、数据库和网络等相关领域取得的一些进展都必将进一步推动脉诊客观化研 究。
所有这些表明,如果将脉诊客观化这一跨学科研究结合最近的一些科学进展再深入进行下 去,必将给中医客观化研究带来又一个春天。
本文旨在对中医。
8、学脉诊 ,有难度 ,但恐怕非学不可 学脉诊 ,有难度。
但恐怕非学不可,否则,继承传统中医药的理、法、方、药,就可 能成为一句空话、一场梦幻。
千万、亿万人 ,包括健康人、病人 ,脉象都是不同的。
不同,不只是寸口六脉的基本脉象,而是这六脉 ,即:左寸、左关、左尺、右寸、 右关、右尺的不同脉象 ,及其间的联系和转化。
喉痹的 “ 木火刑金 ” 证,主脉象是 “ 左弦出于寸口 ” 。
弦脉主痛 ,为肝胆。
9、脉诊与辨证(一) 陈中沛 苟春雁 张 旗 指导张西俭 【期刊名称】 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14(023)004 【总页数】 3 【关键词】【关键词】 脉诊 辨证 张西俭 全国名老中医张西俭老师2013 年 7 月 26 日在重庆市綦江作“脉诊与辨证”的 全国继续教育讲座。
讲座中张师立足临床,针对文献中脉诊理论基本的缺陷, 提出、分析问题,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独到的学术观点,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