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 | 帮助中心 传承文化,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
全部分类
  • 道医/中医/方剂/针灸>
    道医疗法 中医中药 针刺针灸
    道医/中医/方剂/针灸
  • 道家/道教/方术/符咒>
    治病符咒 驱邪镇法 正一派
    道家/道教/方术/符咒
  • 堪舆/风水/择日/阳宅>
    阴宅风水 阳宅风水 风水择日
    堪舆/风水/择日/阳宅
  • 预测/奇门/六爻/六壬>
    奇门遁甲 周易预测 梅花易数
    预测/奇门/六爻/六壬
  • 命理/八字/面相/星座>
    八字四柱 算卦算命 看相面相
    命理/八字/面相/星座
  • 脉诊实验.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

    伏脉:邪厥痛(谐音:谢绝痛) 牢脉:牢寒疝癥积(老和尚真急) 涩脉:痰食滞瘀,精血少(谈十只鱼,精血少:和十只鱼谈恋爱,必然精血虚少) 结脉:结气血(虚衰) ,阴盛气结寒痰(瘀)血(这样记比较押韵) 代脉:动脉病症加脏衰 促脉:痰脏痈,阳瘀食(贪赃用,养鱼食) 弦脉:痰弦疼(弹弦疼:弹弦的手指很疼)

    脉诊实验.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Tag内容描述:

    1、伏脉:邪厥痛(谐音:谢绝痛) 牢脉:牢寒疝癥积(老和尚真急) 涩脉:痰食滞瘀,精血少(谈十只鱼,精血少:和十只鱼谈恋爱,必然精血虚少) 结脉:结气血(虚衰) ,阴盛气结寒痰(瘀)血(这样记比较押韵) 代脉:动脉病症加脏衰 促脉:痰脏痈,阳瘀食(贪赃用,养鱼食) 弦脉:痰弦疼(弹弦疼:弹弦的手指很疼) 紧脉:紧积(食积)寒痛(紧急喊痛) 主痛证的脉:紧伏代动弦(警服带动弦:取警服时带动了琴弦) 主湿。

    2、脉法简要分析 【摘要】中医脉学传承数千年,历久弥新,迸发出蓬勃生机,切脉是我国中医学四诊(望、 闻、问、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辨证施治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在诊断上具有其独 特的作用和特点。
    素问 五脏生成篇 上说: “五藏相音, 可以意识。
    五色微诊, 可以目察。
    能和色脉,可以万全。
    ”可见脉诊的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主要以黄帝内经为源, 对脉法进行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脉与季节的关系、与。

    3、脉诊知识 -3 2008-12-01 19:25:27| 分类:中医脉诊|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脉决诊家正演 浮脉(阳)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指有余,按之不足。
    浮脉为阳,其病 在表。
    寸浮伤风,头痛鼻塞,左关浮着。
    风在中焦,右关浮者。
    风痰在膈,尺部 得之。
    下焦风热,小便不利,大便闭塞。
    兼脉: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 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短气病,浮涩 血伤,。

    4、小孩子因为不能控制其行为情绪,又由于身体体质不同于成人,故诊小儿脉与诊成人脉有所 不同,切诊时要抓住其特点综合分析。
    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关、尺三部,再则小儿就诊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气乱 则脉无序,故难以诊察。
    因此,小儿科诊病注重辨形色、审苗窍。
    后世医家有一指总候三部 的方法,是诊小儿脉的主要方法。
    一指总候三部的诊脉法简称“ 一指定三关 ” 。
    操作方法是: 用左手握住小儿的手,对三岁。

    5、1 第五章切 诊 【目的要求】 3.弦、紧、革、牢脉在脉象特征上的区分 1.掌握脉诊的临床意义。
    4.数、疾、促、动脉在脉象特征上的区分 2.熟悉脉象形成的原理。
    【重点与疑难点】 3.熟悉诊脉的部位与三种不同的诊脉方法。
    (一 )重点: 4.掌握寸口诊法,寸口诊脉的分部与所主脏腑。
    1.诊脉在诊断上的作用。
    5.掌握诊脉的方法。
    2.寸口诊脉的理论依据、分部与所主脏腑。
    6.掌握正常脉象及其。

    6、长脉 脉诊 2008-10-24 16:33【大中 小】【我要纠错】 【脉象特征】脉动应指的范围超过寸、关、尺三部,脉体较长。
    向前超逾寸部至鱼际者称为溢 脉,向后超逾尺部者又称履脉。
    【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
    多由邪气盛实,正气不衰,邪正搏击所致。
    脉长而洪数为阳毒内蕴;长而洪大为热深、癫狂; 长而搏结为阳明热伏;长而弦为肝气上逆,气滞化火或肝火挟痰。
    细长而不鼓者为虚寒败证。
    长脉亦见于正常。

    7、中诊歌诀 五色主病: 赤热虚实戴阳证,白主寒虚失血证。
    黄主脾虚湿盛证,青主寒滞痛淤风。
    黑胜寒饮肾淤痛。
    脉象: 浮脉类: 浮脉为表虚阳浮,按之不足举有余。
    洪脉主热脉体阔,来盛去衰浮如波。
    濡脉浮细软无力,精血不荣湿阻气。
    散脉无根浮不齐,元气离散心肾虚。
    孔脉浮大且中空,失血伤阴如按葱。
    革脉举硬按鼓皮,亡血失精产漏疾。
    沉脉类 : 沉脉虚实皆为里,轻取不得按有余。
    伏脉沉按至筋骨,邪闭厥痛。

    8、1 / 2 下载文档可编辑 中诊歌诀 五色主病: 赤热虚实戴阳证,白主寒虚失 血证。
    黄主脾虚湿盛证,青主寒滞痛 淤风。
    黑胜寒饮肾淤痛。
    脉象: 浮脉类: 浮脉为表虚阳浮,按之不足举 有余。
    洪脉主热脉体阔,来盛去衰浮 如波。
    濡脉浮细软无力,精血不荣湿 阻气。
    散脉无根浮不齐,元气离散心 肾虚。
    孔脉浮大且中空,失血伤阴如 按葱。
    革脉举硬按鼓皮,亡血失精产 漏疾。
    沉脉类 : 沉脉虚实皆为里。

    9、第三章舌诊 第一节舌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舌诊的方法、技巧 1患者的体位 患者可以采取坐位或仰卧位, 面向光源。
    医生的姿势可略高于患者, 保证视 野平面略高于病人的舌面,以便俯视舌面。
    2伸舌的姿势 自然伸舌,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舌体充分暴露。
    要尽量张开 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撬开口,或用开口器,总之,应充分暴露舌象。
    3望舌的顺序 首先是总体望舌,对于舌象有整体的印象,如观察整。

    10、长脉 脉诊 2008-10-24 16:33【大中 小】【我要纠错】 【脉象特征】脉动应指的范围超过寸、关、尺三部,脉体较长。
    向前超逾寸部至鱼际者称为溢 脉,向后超逾尺部者又称履脉。
    【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
    多由邪气盛实,正气不衰,邪正搏击所致。
    脉长而洪数为阳毒内蕴;长而洪大为热深、癫狂; 长而搏结为阳明热伏;长而弦为肝气上逆,气滞化火或肝火挟痰。
    细长而不鼓者为虚寒败证。
    长脉亦见于正常。

    11、中医诊断学 第一章:脉诊 表格 1常见脉象表格图 共同特征脉名脉象特征主病 浮类脉 轻取即得 浮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表证,亦主虚证 洪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 去衰 热盛(气分热盛,邪盛正衰,元气大 伤、躁急) 濡浮细无力而软虚证,湿困 散浮取散漫而无根,伴至数或 脉力不均 元气离散,正气将绝 芤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失血,伤阴之际 革浮而搏指,中空边坚亡血,失精,半产,崩漏,阳气外浮 沉类脉 重按始得。

    12、脉诊 脉诊有三,一者独取寸口;二者三部九候;三者阴阳寸口。
    现多独取 寸口一法。
    因寸口为脉之大会,且方便。
    脉分平脉和病脉。
    病脉又二十八种, 为浮、沉、伏、迟、数、疾、代、促、结、洪、细、长、短、弦、虚、实、 弱、微、散、缓、濡、紧、革、牢、滑、动、涩。
    平脉:脉来不大不小,不浮 不沈,来去从容,一息四五至,属于平脉。
    平脉随四时、年龄、性别、体质之 不同而异。
    四时: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年龄:年老则 。

    13、中华中医药学会 第 1 页 共 4 页 中医“四诊合参与养生”训练大纲 一、中医的神奇 二、如何用号脉的方式确定肿瘤体质 三、首先要掌握的两个理论 1.藏象学说 A、 所有外在的不健康的现象,都与内在的脏腑病变有关。
    B、藏象学说举例。
    2.五行学说 A、 中医的“中”字的含义。
    B、如何利用五行学说简化诊断环节。
    四、人为什么会生病 1.外邪 风、寒、暑、湿、燥、火、污染 2.内邪 喜、怒、忧、。

    14、篇一:探究味觉的实验报告 探究舌头与味觉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舌头与味觉的实验 要研究的问题:舌头各部位所最敏感的味道是什么? 实验准备(实验器材与药品):浓咖啡溶液、白糖溶液、食盐溶液和柠檬汁溶液各一杯、棉签 少许 实验假设:舌尖对酸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舌侧前对酸味最敏感;舌侧后对咸味最 敏感。
    实验设计:用棉签在浓咖啡溶液、白糖溶液、食盐溶液、柠檬汁中吸食到同一饱和度,再拿 它依次去触。

    15、脉诊实验 实验一、切脉方法训练及常见脉象的体会 实验目的 学习正确的切脉方法、训练切脉技能、体会常见脉象的指感特征。
    实验原理 (1)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包含有脉位、脉力、脉率、脉宽、脉长、均匀度、紧张 度、流利度等八个方 面。
    这八个方面的指感特征,必须应用正确的切脉指法才能全面感知和 体会,并且通过反复训练逐步提高 手指触觉的灵敏度,才能获得对各种脉象的辨识能力。
    (2) 脉象模拟装置是。

    【脉诊实验.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相关PDF文档
    脉诊总结.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脉诊论文.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脉诊知识.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小儿脉诊.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脉诊题库.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长脉——脉诊(20200925140809).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的探讨(20200925135655).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中诊歌诀脉诊.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中诊歌诀脉诊.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脉诊与按诊.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舌诊与脉诊.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长脉——脉诊.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的探讨.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舌诊、脉诊.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脉诊..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脉诊.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初探.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舌诊实验报告.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中医护理学》脉诊实验.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脉诊实验..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五术书店www.5shubook.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13546号-3   客服QQ:27+02+52+1998

    免责声明:本站资源由网站用户上传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展示服务,五术社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网站有监管的责任,但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我们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