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诀的掐法 此为道家 安神祖窍 修法的筑基 一般采用盘坐式 盘膝稳坐 左腿向外 右腿向内 左为阳 右为阴 左腿舒展略向外 右腿卷屈而向内 此为阳抱阴 也可采用自然端坐 左手大指 捏定中指 右手大指 进入左手内 左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为午诀 右手拇指从左手虎口插入 按在左手无名指指根处为子诀 其余四指
打坐盘腿Tag内容描述:
1、子午诀的掐法 此为道家 安神祖窍 修法的筑基 一般采用盘坐式 盘膝稳坐 左腿向外 右腿向内 左为阳 右为阴 左腿舒展略向外 右腿卷屈而向内 此为阳抱阴 也可采用自然端坐 左手大指 捏定中指 右手大指 进入左手内 左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为午诀 右手拇指从左手虎口插入 按在左手无名指指根处为子诀 其余四指合抱在外 右手在外 左手于内 为阴抱阳 此名子午八封连环诀 结印后 放置腹前 大约于肚脐上一寸五分位。
2、盘腿 是练习静坐的最基本的功夫 盘腿质量的好与坏 直接影响静坐入静程度的深浅 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 很多初学者对此都摸不着门路 给练习静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更好的练好静坐 现就如何的练好盘腿及锻炼方法阐述如下 一 单盘 一 单盘 传统叫金刚 或如意坐 初学打坐的人 一定要从单盘 如意坐 金刚坐 开始练起 打坐是由疼痛开始的 原因就是练习者的下肢关节的韧带过于紧张所致 影响了。
3、道家静功打坐细节 新人入门筑基 法 在道教的修行过程中有两套方法是贯穿始终的 静功是首当其冲的 其次是桩功 修行是以静为基础的 不根于虚 静者 即是邪术 不归于易简 者 即是旁门 调身 这套功法 主要是三个要点 道家的修行无非是三条 一 调身 二 调息 三 调心 道家的修行 就是这三者 同时对我们生命的一个调整 刚才我说了 修行 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 修道 就是用道修正我们自己 那么 调身 调息 调。
4、问17 打坐时 总是昏沉怎么办 如果不是因为睡眠不足 就是身体太弱了 气血不足 要多念佛 念一段时间之后 再打坐 念佛能调理身体 要从早念到晚 不能带念不念的 我的身体就是样调理好的 问16 我打坐时 同时感觉又热又冷 是怎么回事 你的身体即有寒气 又有虚火 你的肝虚 肾也虚 肝属火 肾属水 阴虚火旺 导致水火不能相济 水是水 火是火 水火不平衡 就会又冷又热 多念佛 多打坐吧 这二种方法都治身体。
5、重阳祖师论打坐 凡打坐者 非形体端然 瞑目合眼 谓之打坐 此假打坐也 十二时辰 行住坐卧 一切动中 心似泰山 不摇不动 把断五门 眼 耳 鼻 舌 口 不令内入外出者 此名真打坐也 能如此者 虽身处尘世 名已列于仙宫 不须远参 便是肉身圣贤 三年行满 脱壳登仙 一粒丹成 神游八极矣 论降心 凡降心之道 若湛然不动 昏昏默默 不见万物 杳杳冥冥 不内不外 无丝毫念想 此是定心 不可降也 若随境生心 颠。
6、打坐入静法门汇编 琉璃道人整理汇编 大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诸位道友 本人也有加注及删减 仅供参考 以结善缘 打坐 关于呼吸 第一阶段 1 先自然呼吸 第二阶段 1 打坐比较习惯后 建议开始练习数息法门 2 让呼吸又细又长 粗呼吸变成细呼吸 3 进入 忘息 要求把呼吸 忘了 4 达到止息 这时候肺部活动会停止 呼吸会转移到腹部 5 让息止的越来越干净 呼吸会转移到脚心 甚至全身的皮肤 腹部久久才会动。
7、 道家打坐修炼十二步秘法 收藏 第一步 收心求静 法诀 初打坐 练静动 全身内外要放松 二目垂帘守祖窍 舌闭天池津自生 深细长匀调呼吸 心定念止是正功 身心两忘万籁寂 形神俱妙乐在中 掐子午 除杂念 祖炁修足玄关现 脸似蚁爬丹田暧 口满津液要吞咽 下座拂面舒筋气 浑身上下搓一遍 筑基炼己全赖此 静极而动一阳现 功法详解 收心求静 是道家的修身养性 打坐参禅 也是性命双修基本功 入坐前 先将衣服上的。
8、重阳祖师论打坐凡打坐者,非形体端然,瞑目合眼,谓之打坐.此假打坐也.十二时辰,行住坐卧,一切动中,心似泰山,不摇不动,把断四门,眼耳鼻舌口,不令内入外出者,此名真打坐也.能如此者,虽身处尘世,名已列于仙宫.不须远参,便是肉身圣贤.三年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