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禄命演义》出版格式pdf版本.pdf(394页)
《《禄命演义》出版格式pdf版本.pdf(39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禄命演义》出版格式pdf版本.pdf(394页)(394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1 禄命演义 段子昱 著 作者简介 段子昱,号方便面居士,陕西关中人。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周易热”时进入易学之门。受家人影响、也得到社会上同道的帮助,一直在六爻、四柱、风水中探索、实践,于此中积累了大量实例和实际操作技巧,也因术兼多门,而能将诸多五术门类体系融会贯通。随着多年学习,实践,逐渐倾向于学术治理。戊子以来,倾心于火珠林法和子平法融汇、六壬法与子平法融汇、奇门与子平法融汇等课题。今已有命理学教材第一级、命理学教材之五行论命 口诀。往后,亦将有关于子平法五行、十神方面的法源整理专著同读者见面。“设经说透天机事,算尽虚言总是空。除却子平真妙诀,闲文千卷只为风”。3 目录 缘起.5 自序.
2、6 第一章 初识八字.7 第二章 再识命理.22 第三章 命理,深而且微.34 第四章 阴阳家余脉学术与从业.41 第一节 阴阳家发源时期:周代以前.44 第二节 阴阳家确立及至鼎盛(周至汉).50 第三节 至汉,阴阳家达于鼎盛,汉后即又分流.53 第五章 典籍薪火相传.61 第六章 基础概念命理学的宇宙观.73 第一节 一阶,“混沌时期”.78 第二节 二阶,“混沌分”而阴阳判顺逆出.79 第三节 三阶,清升浊降,五行演化为干支.86 第四节 四阶,其为人而有人事五伦、十神.97 第七章 法理.102 第一节 八字的结构含义.107 八字所示人身自然图景.108 八字所示人之社会结构、图景.
3、1 0 9 八字所示人之家庭结构、图景.1 1 1 八字所示人之时空结构、图景.1 1 3 子平法人命多重定位图景.114 第二节 命理汇衍.118 类象.120 数源.146 法理.222 4 第三节 格局.225 渊海子平格局.228 子平真诠格用.264 格局演绎从三十六到八.278 三元格局.286 第四节 强弱.328 三元格局五种基本样式的强弱吉凶变化.332 强弱吉凶耐受程度.334 例解.335 第五节 喜忌.338 五行法喜忌.340 十神法喜忌.345 第六节 用神.350 五行法用神.352 十神法用神.353 附:用神列表.354 附:十神法与五行法两法思想比较列表.3
4、55 第八章 命例解析.356 明张神峰批女命例.356 明张神峰之子张西文自推八字.362 明子平遗书同八字两批.370 明丁耀亢子平、六爻合参例.375 清任铁樵注解滴天髓例.378 民国徐乐吾例.385 我在网络论坛批命例.389 后记.393 5 缘起 我国的山、医、命、卜、相五术,在古代并不简单是五种行业,其中都有学理支撑。学:学理。行业:学理的应用,也即“术道”。“学”与“应用”合归于一处,即是“学术”。一二百年来,我国五术领域内呈现出“学”、“术”颠倒的现象将行业之经营、“术道”的运用当作“学理”之真谛大加宣扬;而学理、学问本身又被归于“迷信”、“落后认知”而大加贬斥五术已然成为
5、迷信的代名词,中医竟也不能幸免。五术之中,以“山医”能为人解决现时问题,处境稍好,怀疑者相对较少;而“卜相”应验迅速,其迷信与否,只要亲身试验于正宗“阴阳先生”就能分辨;唯有“禄命”、“命理”以其学理庞杂、陈说立意可近可远、可巨可微,非是有经历、有慧根之人很难察觉、认同。则以“禄命”为代表的“命术”在五术之中最为尴尬得斯道者,能调和阴阳、安身立命;不得斯道者,嘲讽为小道、混迹于江湖。细究此中原因,也无非是一切“学术”均有的“学术颠倒”现象所使。再加之:禄命领域内未曾流传一本学理上一以贯之的学术典籍;行业上也在适应民俗、人心过程中,因空手来财太过容易而缺乏健全、规范的行业自律,如此更加重了学术颠
6、倒的速度、深度。鉴于此,我以极大的勇气而又极其浅陋的学识,为现时学者梳理一条禄命学的“学术线索”,如能启迪后学,使“学”、“术”井然有序则幸甚焉。若使一般百姓能体会到“善易者不占”的境界,则更加欣然。二零一五年秋于廊坊 段子昱 6 自序“禄命”之学,出自“阴阳家”之学。文王以前,先民仰观天文、俯察地理、遍阅民情,伏羲画卦、仓颉造字,生发五行、裂变干支,而有阴阳家。春秋战国,圣贤辈出,“邹衍五德”为国朝立序、“洪范九畴”为世民请用、“灵枢素问”为身命立极,此则阴阳家鼎盛矣。秦汉一统,规范度量、修正历法。阴阳之学归于儒宗。是时,阴阳家由盛转衰而分流于天下:上焉者掌管太卜、修订历法为国调和阴阳;下焉
7、者分化为山医命卜相之五术,为民消解犹豫、去恶存善。山者:堪舆风水,调和风气。医者:望闻问切,丸散膏丹。命者:推演禄命,分辨吉凶。卜者:预决吉凶以利趋避。相者:观望气色乃能吐纳身性。此则阴阳家分流而有专业禄命之学术、行业。先人有云:“命有三科,有受命以任庆,有遵命以谪暴,有随命以睿行”。今日言之,即是时事潮流为天命,因缘际会为地命,人之潜能开发、自我认知为人命。“命律”有云:“三命者,天干为天、地支为地、人元为人”。天干主人之禄,地支主人之命,人能自知,故“三命”可归于“禄命”。禄命,其学其术,实始自于汉。汉后国家统一、历法协调,三式易占大兴。隋唐,三式易占深演而有五伦、六亲、三命。唐末,月将、
8、时辰齐备而有生辰八字四柱、三命;改年换日、六亲转化十神而成禄命。五代十国,“徐子平”采集前人慧旨,其“以日为主”、“财官为用神”已然遍兴朝野。此后,我国禄命之学多尊“子平法”。明末,西学东渐、西方科技文明冲击,阴阳家“和谐自然观”、“天人合一观”遭受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最为可惜者,禄命之学尚未将“西学世界观”纳入“阴阳体系”之时,又爆发鸦片战争。一二百年间,禄命学、命理学在双重挤压下一直徘徊在“迷信”、“愚昧”的标签之下。今日,已然承平六十六载。民智大开,国家强盛。国民已有足够自信,不必再自卑于先贤之说,可以发愿重序我国命理学千年学术线索。二零一五年秋于廊坊 段子昱 7 第一章 初识八字 研究
9、命理、实践命理,遇到的第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怎么排八字。现今排八字有两种常用方法,两法的应用要看初学者想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定位而论:以了解了解的态度,学会“软件”排八字即可。网络上有很多排八字的手机软件,只要输入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时就可排出八字。如果看了很多书,以后想专门去实践批八字,也就是所谓做一个“专业人士”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给人算上一命、给人一点建议,甚至呢是人家请你吃个饭你也可以在饭桌上以己所能论三、五个流年,人家给你点回报,你也愿意欣然接受,这就是专业人士的前兆了,这样情况下,那你就要学会查万年历。学会用万年历排八字的用意,并不是要所谓“返璞归真”,而是要从检索历书的过程中领悟阴阳、五行
10、、干支、历法等等这些基础概念的内涵。若是不懂这些,仅仅是将基础概念当符号记住,那以后看八字基本上就属于小学生解答数学题的性质了。基本概念是好懂的,在概念之后是如何运用概念的问题,那就是八字结构的问题了八字的运算规则。不过,在认识八字之前,我想问读者一个问题:研学命理是为了什么?我有几个选择答案 想成为一个专业实践命理的人,或许更想以此为业;想知道批八字是怎么回事;想通过学习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八字、解决自己的问题,或有时候帮别人看看,也不一定专业从事这个。这三个选项,您是如何定位呢?这样的问题,在我往日讲解命理学的课程上,实际上是涉及到我讲课思路的重点安排的。我了解初学者的学习初衷,或者说学习的目
11、的,8 涉及到我的讲授方法不想当命理师,我就不和大家探讨“如何使用”的问题。实践命理,这涉及到“会客”、“收费”、“应对人”等等一套东西。那不是一个简单的“学问”的问题,因此,教授这类同学,并不像我们一般本科院校里讲课那么容易,而是会类似于教授物理学后,还要让你学会产品研发,再将产品推向市场去获取回报,甚至再深一步还要讲一些如何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方法。所以呢,当个命理师与单纯学习命理是不同级别的整套学问在支撑。但对我来说就是传道、解惑、授业了必然是“学”、“术”都过关,有一个不过关都不行。比如,“天乙贵人”是什么?看见人家八字有一个天乙贵人,就是:“你一辈子关键时刻有人帮”。这话在学理上是
12、讲得通,但在“术”的层次,你不能简单这么去论。那么专业人士他知道八字有一个天乙贵人,并不会简单就这么说,而是要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了。“了解命理学”这一选项是较为普遍的情形,除了阅读本书外,还可以再搜罗古籍。第三类,若想以此去针对一些具体生活问题,那就比前两项更为复杂,不但要学术兼通,还要了解人、事、社会规律,有一颗释然心、心存善念、遵守法纪。不过不论是哪一个选项,都先要了解基础概念。这是一个出生于公元 1983 年 11 月 17 日 12 点 14 分的八字1:坤2:癸亥 癸亥 己酉 庚午。1 同一时刻有很多人出生,我国十三亿人,大约一个八字要对应千人以上。2前面的“坤”字,用以代表女命,若是
13、“乾”则是用以代表男命。9 另有书写方法:现代的这种书写方法,癸亥 癸亥 己酉 庚午,从左往右,前边癸亥、癸亥分别代表年、月,己酉是日,庚午是时。即这四个花甲分别代表年、月、日、时。好像四根柱子一样撑起一条人命。所以八字又称“四柱”。年月日时四根柱子,一柱是两个字。八字或称四柱,实际上是众多预测“式盘”的一种,以其格式简单、不需要掌握太多额外规则就能排出“式盘”而开始运算。我国的预测术,大多都是要以时间为基础而开演,如奇门式盘、六壬式盘,同样是公元1983 年 11 月 17 日 12 点 14 分,换做其它式盘则如:癸亥年柱 癸亥月柱 己酉日柱 庚午时柱 癸 癸 己 庚 亥 亥 酉 午 年柱
14、 月柱 日柱 时柱竖排 横排癸 亥 癸 亥 己 酉 庚 午 坤 命年干年支月干月支日支日元时干时支10 奇门盘 六壬盘 丙 直符 庚 九天 戊 九地 马 天心 戊 天蓬 癸 天任 丙 白 惊门 庚六 开门 丁阴 休门 壬 乙 螣蛇 丁 壬 玄武 天柱 乙 天冲 辛 玄 死门 辛 己蛇 生门 乙 辛 太阴 己 六合 癸 白虎 己 禽芮 壬 天英 丁 天辅 庚 地 景门 丙天 杜门 癸符 伤门 戊 癸亥年 癸亥月 己酉日 庚午时 甲辰旬寅卯空 月将:卯 父 丙午 空 官 卯 合 财 壬子 贵 合 空 蛇 勾 卯 午 丑 辰 午 酉 辰 己 朱 合 勾 青 寅 卯 辰 巳 蛇丑 午空 贵子 未虎 亥
15、 戌 酉 申 后 阴 玄 常 11 我国这种以时间或者说是干支纪时为起点的预测,其基本程序正如司马迁在日者列传所提到的:“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时,顺于仁义,分策定卦,旋式正棋,然后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败”“法天地、象四时”,这可以认为是模拟宇宙自然;“顺于仁义”,可以认为是在预测过程中给结果赋予一种价值观;“分策定卦,旋式正棋”,其意乃是预测时要按照一定程序、格式推演,这个格式就是各种式盘,只不过汉前多用易占,所以叫做分策。之所以八字四柱日久弥新,代代相传,学习人多且分布极广,主要原因即是其式盘简单,只需会查历书即可。而奇门、太乙等局式复杂,需要相当的天文知识,又经常为皇家预测军事、政治、
16、人事、皇统继承所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政府禁止私人研究学习。六壬以其适合民用,可决万民犹豫,故传统三大式中以六壬较为普遍。也是因此,命卜一行有句话:“奇门无真、六壬无假,太乙失传”。排列八字四柱其法:一者:查询历书;二者软件直接排八字。作为严谨一点的学者,都是要能从了解历法入手,进而会查历书排出八字。不妨多讲讲前者须得深入了解几个关键概念:干支、花甲、历法、干支记时、月令划分、时刻划分。干支 即是天干和地支。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奇数位的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五个偶数位的是阴干。地支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个奇数位的子寅辰午申
17、戌为阳支,其余为阴支。12 花甲 即是六十甲子,六十甲子以天干地支阳配阳、阴配阴同性互配而组成。甲配子、乙配丑、丙配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 60 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六十甲子列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历法 通俗地讲,历法就是记时的方法,能让人很方便得知某一人、
18、事、物在无限的过去和将来之间的位置。今天我国普遍采用的几种历法中的年、月、日、时都直接与天体运行周期相关。历法代表时间的同时也记录了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今日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历法有阳历、农历(阴历)。阳历就是我们所说的公历,以 1 月 1 号为每一年开始,每年第一天叫做元旦。是以地球公转中地球的位置或者说是太阳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为参考制定的。能够准确表示地球公转的位置。我国从辛亥革命后开始施行此种历法。农历,是以正月初一为每一年第一天,叫做春节。阴历以月亮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为参考制定。能够准确表示潮汐和月亮相对于地球的位置。相对于公历来说,农历并没有 2010、2011 这样的概念,而是以十
19、二生肖表示,如阳历 2012 年 1 月 23 号开始就是阴历的龙年了。但我们命理学所依据的“时间体系”既不是完全采用阴历,也不是13 完全采用阳历。可以说并不是单纯采用哪一种历法,而是阴历阳历的结合以及我国特有的干支纪时法,即:用干支确定六十甲子纪年顺序。以二十四节气确定月份地轴倾斜自转、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导致的四季更替。不用月亮晦朔来区分月令。以日影确定每日界限和时辰。干支记时用干支确定六十甲子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顺序 我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干支纪时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起来,共配成六十组,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六十甲子,用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确定好某一年为甲
20、子年后,接下来确定为乙丑年,接下来丙寅一直到癸亥年,一个花甲共六十年。然后下来又是甲子年,开始新一轮循环,以至无穷。那么确定为第一个甲子年的依据是什么?第一个甲子年又是始于何时?有一种说法是:定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1的依据为:“日月合璧”2加上“五星连珠”3,且此时正好是处在 24 节气中的冬至之时。据推算,这样背景的天文现象,很不严格时,需要数千年才能出现,不太严格的话出现两次的间隔时间约要十几万年,严格的话则要几百万年以上。秦汉以前多国战乱,各国之间的纪时呈现出一种混乱局面,天下一统后,国家有了条件重新制定历法。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五星出东方”,出现了“五星连珠”。司马迁认为此
21、时正是矫正历法的绝好时机,于是太史公司马迁上书汉武帝,建议修订历法。汉武帝也七次下诏专门修改历法。我们今日可以连续不断地往溯前尘岁月,要得益于这次改历。但实际上最早开始使用干支纪时要很早于汉武帝,当然也不可能早到几十万 1在这里要注意,历史上相当一段时间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作为一年的开始,因此会有甲子年甲子月。后来才改立春为一年之始。2阴历初一。3金、木、水、火、土五星在时空不断运行,当五星运动到同处在太阳一侧时。14 年前开始使用。司马迁建议修改历法的主要考虑是:汉以前长期战乱,相对于天象的观测和历法的修正已经严重滞后,导致本该在甲子年出现的天象,却在其它年份出现这对于农业生产、祭祀、
22、征战、物候、医学、历史记载有严重影响(当然对命理推演的影响更是致命的),故此在“五星连珠”出现的绝好机会建议修正历法。虽然对于当时西汉政府到底确定哪一年为甲子年,学术界到今天还有争议,但正是当时的一次修改,确定下来了近两千年的稳定干支纪年顺序。如 1949 年干支纪年为己丑年、1984 年为甲子年、2012 年为壬辰年。干支纪月以 24 节气确定月之起始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十二个气(中气)。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立春正月节、雨水正月气,惊蛰二月节、春分二月气,清明三月节、谷雨三月气,立夏四月节、小满四月气,芒种五月节、夏至五月气,小暑六月节、大暑六月气,立秋七月节、处暑七月气,
23、白露八月节、秋分八月气,寒露九月节、霜降九月气,立冬十月节、小雪十月气,大雪十一月节、冬至十一月气,小寒十二月节、大寒十二月气。干支纪月以二十四节气的“节”为一月开始。一月为寅月,代表从立春到惊蛰这段时间。为一年的第一个月。二月为卯月,代表从惊蛰到清明这段时间。为一年的第二个月。三月为辰月,从清明到谷雨。其余月份以此类推。例如,公历 1984 年 2 月 4 号 23 点 19 分为立春,此时开始命理学的甲子年。至公历 1985 年 2 月 4 号 5 点 12 分立春,甲子年结束,此时开始乙丑年。而每月用什么花甲表达,则与该月所在年的天干有关。见下表:15 年月关系对照表 月份 节气 公历近
24、似时间甲己年 乙庚年 丙辛年 丁壬年 戊癸年 寅月 立春惊蛰 2月5号左右开始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惊蛰清明 3月5号左右开始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4月5号左右开始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种 5月5号左右开始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种小暑 6月5号左右开始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7月5号左右开始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8月5号左右开始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9月5号左右开始癸酉月 乙酉月 丁
25、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10月5号左右开始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11月5号左右开始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12月5号左右开始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1月5号左右开始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干支纪日 查阅有关文献,已知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大规模纯熟使用干支纪日了。如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 720 年 2 月 22 日)。16 需要注意的是,甲子日并不是每一个月的开始,也不一定是每一年的开始,而是从一元之初的第一个甲子日一直循环至今。60 日一个周期,固定循环不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奇门遁甲 梅花易数 易经 周易 卜筮 占卜 理学 命理 六壬 紫微斗数 秘笈 预测 相术 相书 看相 八字 手相 四柱 六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