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保健-降+血压.doc(2页)
《中医-保健-降+血压.doc(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保健-降+血压.doc(2页)(2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健康生活專刊傳統醫學治療高血壓中藥療法不能取代降壓藥控制記者許寶仁報導高血壓是現代人最常見的慢性病症,雖然患者平日並無特殊的症狀表現,但它卻往往潛伏了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中醫師表示,高血壓患者的體質證型分別有實、虛證之分,臨床上除謹遵醫囑服藥之外,還可採龍肝瀉肝湯或柴胡疏肝湯降低血壓,調理體質。陳麗雯表示,高血壓患者常合併有血脂肪和膽固醇過高,而患者不但症狀表現有所差異,體質也有實、虛證之分,應以不同的中藥處方予以調理。陳麗雯說明,實證的高血壓患者多表現出面色潮紅、體型肥胖,並常有頭暈、頭痛的症狀,這類患者多由於喜食高脂厚梁,屬肝陽上亢型,因此除了高血壓之外,還可能有高尿酸、高血脂症及高
2、膽固醇等症狀;處方應用上,可採龍膽瀉肝湯、葛根湯、三黃瀉心湯等瀉火的藥劑,或以龍膽草加上丹參、甘草、知母、陳皮、川七熬煮成湯水,作為飲料飲用。虛證之高血壓患者則多呈現心跳無力、心悸、精神不濟、臉色黯淡的症狀,屬肝鬱之證,宜以六味地黃丸、加味逍遙散、勾陳散、柴胡疏肝湯及葛根湯等處方調養,可收降低血壓、疏肝理氣的功效。至於有高膽固醇或心血管阻塞症狀者,除服用擴張血管的藥物外,也不妨長期服用具有化除血栓、活血作用的川七、丹參,服用約三個月後,可藉血管攝影術觀察血栓症狀是否改善,再進一步評估處方的加減。不過,陳麗雯也強調,中藥處方並不能取代原來藥物,高血壓患者服用中藥處方的同時,切不可遽然停服降血壓藥,以免發生突發性低血壓等嚴重後遺症,必須在醫師指導下逐步減藥,才能發揮安全、有效的調理功效。回健康生活專刊回民生天地主畫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保健 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