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吃病矫治全套讲义(共四册).doc(69页)
《口吃病矫治全套讲义(共四册).doc(6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吃病矫治全套讲义(共四册).doc(69页)(69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口吃病矫治全套讲义(共四册)张景晖 张长江 合著口吃病矫治讲义(第一册)本站忠告:我本不想把这第一册讲义挂到网上,但应少数患者要求,还是挂上,仅供大家参考。发音法充其量是根拐杖。我不反对口吃症状很严重的口吃病患者(绝大多数人场合难以张口说话者)借助发音法把话说出来,但我坚决反对那些症状不是很严重的患者练习和使用它。这根拐杖你一旦用上了,就很难丢弃,就象粘上毒品一样。那么它可以治疗口吃病吗?回答是绝对不可能。它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发音法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的未来结果。令人悲哀的是,使用者都一厢情愿的认为: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发音法会克服心理障碍的。这是发音法的最大误区!如果读者诸君不想把口吃病带进坟墓
2、里去,请不要练习发音法。如果要应急,要应付面试,可以适时使用发音法,但是我强烈建议您,除非不得已最好别使用发音法。一, 言语的再学习.口吃病是由于患者对口吃的错误认识和错误态度而引起的心因性疾病. 也就是在患者的错误心理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所以口吃病的治疗应以心理因素为治疗对象. 本但是, 患者多年来与口吃现象进行不讲策略的斗争, 渐渐地养成了一种很坏的说话方式, 说起话来又急又快, 又猛又重. 这种说话方式与口吃现象形成恶性循环, 发言意欲越急越容易导致口吃现象, 口吃现象越多说话的努力性也加强, 越是努力地说话, 口吃现象也就越重. 这一恶性循环势必更易导致患者的心理偏常和复杂, 这
3、种偏常和复杂的心理因素与口吃现象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实践证明: 通过言语训练,改变患者的不良说话方式,建立新的良好的说话方式,是口吃病矫治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环.所谓的言语的再学习, 即两种不同言语习惯的斗争, 是以从容不迫的, 相对轻柔缓慢的说话方式取代急、 快、猛、 重的说话方式。言语的再学习, 需以一定的发音技巧,进行言语训练来完成。 这一技巧我们称之为“发音法”。发音法是改变口吃现象的强有力的武器,它的作用之大,常被人们惊叹为“奇迹”。 发音法不但能抑制急快猛重的说话方式,而且能恢复患者业已失去的言语节律,养成良好的从容不迫的说话方式,同时也能大大减少口吃现象。在我们口吃病矫治班里因有专
4、人指导, 又有集体的互相监督, 而自我矫治因为缺少这样的有利条件,困难可能多一些,不过, 我们为你提供了有声讲义录音磁带,若能领会发音法的要领,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希望能认真听录音,熟读讲义, 反复体会, 细细琢磨刻苦练习, 并且要坚持练, 一鼓作气地练, 决不可练练停停, 停停练练, 防止出现疲塌状态。二. 发音法发音法, 顾名思义为发音之方法. 发音法的要领如下:(一) 速度要从容缓慢。说话慢一些可以不口吃或减少口吃, 这是大家一致公认的。 目前世界各国都是用慢来矫治口吃, 口吃患者也有亲身体会。有的患者可能要问, “慢”谁还不知道, 我们的父母,老师和同志们都曾告诉过我们说话要慢一些。是
5、的, 你们的父母, 老师和同志们告诉你的并没有错,假使你听了他们的话, 你现在或许就不是一个口吃病患者了。口吃病患者明知道说话慢一些的好处,可就是慢不下来, 刚慢了一二句,就急起来了, 所以必须进行言语训练。 通过训练学会并掌握好从容不迫缓慢的说话。要慢到什么程度呢?“矫枉过正”。 患口吃病的人们说起话来实在是太快了, 因而,必须用太慢来改造太快。所以我们认为开始练习发音法时越慢越好, 越慢越安全, 慢到自己讨厌自己才好。你一定会吃惊的问, 说话太慢了岂不脱离了现实生活? 不会, 决不会的。口吃的人由于急躁的性格, 以及多年来养成说话急快的习惯, 一张口就向快的方面猛冲, 第一个字还没出口,
6、第二个, 第三个就争先恐后地向外冲, (像只能通过一个人的门, 几个人一块向外挤, 非卡住不可) 因此, 比过去稍微慢一点就会觉得被束缚得忍受不住。 再加上周围人们说话快的影响以及怕别人听出来不耐烦等多余顾虑, 你不管多么努力迫使自己慢, 也不可能慢到脱离实际。训练自己, 控制自己,大胆地放慢速度说话吧!只有矫枉过正, 建立新的良好的发音法的说话习惯的时间才能大大缩短。 所以, 我们认为一开始练发音法时越慢越好。应该注意的是矫枉过正是基本功的练习, 切不可练几天就急于快起来, 这样坏的说话方式未被抑制又会重新冒头, 使以前的练习前功尽弃, 必须练到运用自如, 即使以很慢的速度与人交谈也不至于产
7、生急躁情绪, 这时方可适当加快说话速度.(二) 要轻柔地说话.口吃病患者要恢复言语的正常, 往往要通过一个相当阶段的轻柔的说话过程.观察一下口吃病患者发生口吃时的发音, 因用力过大, 多是粗重的, 心情一混乱, 使音调变的更加强硬, 这与患者努力说话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说话猛重强硬, 像炸弹爆炸似地向外迸发. 这种说话的方式不仅易导致口吃, 还会引起听话人的反感. 所以口吃病患者常常被人误认为态度恶劣, 脾气不好, 一说话就像吵架. 温柔的说话语调不仅可以减少口吃现象, 也可以给听者一种好感. 听了广播员的说话, 我们就会感到悦耳,舒服, 就是因为他们说话的语调平稳, 从容,柔和的缘故.大部分
8、患者重视慢而忽视柔和, 实际上, 轻柔的重要性决不亚于慢. 一定要清除不必要的大声, 声音太大, 发音受到抵抗, 就容易失去平衡而口吃, 因此, 应学会并掌握好轻柔的语调. 说话时不要太用力, 不要超过正常人所用的力气, 更不要用废力. 要轻柔温和地说话, 好像这些言词是娇嫩易碎的东西, 好像在搬运军火弹药, 要轻拿轻放, 不能碰碰撞撞一样, 轻柔和缓慢是一个整体, 轻柔的言语才具有平静, 缓慢了才能使言语变得柔和.(三) 要有节奏感.唱歌之所以不口吃, 除了心理状态安定外, 节奏是它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他如唱戏, 道白, 诵经, 快板等凡有一定节奏的东西都不易发生口吃. 不仅是说话, 不管作
9、什么, 有了节奏就有轻松感, 行军时随着歌声的旋律走起路来, 士兵们就会迈出轻快的步伐.言语活动是以一定的节律进行的, 在一定的节律下进行着活动与安静地有规律的交替, 而口吃患者的言语格调却存在着一定的偏乱. 借助于节奏性的发音法, 可以促进业已丧失的言语节律性的恢复, 并可以把动力定型改造到所希望的方向. 有了节奏, 才有意识地真正解放, 在轻松的状态下, 你才有不口吃的安全感.口吃病患者应该训练自己养成有节奏的说话习惯, 所谓有节奏, 并不是像唱歌那样打着拍子说话, 而是要掌握合情合理的出于自然的并且是富于感情的抑扬顿挫. 节奏意识包括感觉自由, 这样就能达到说话流利. 全部注意力应当贯注
10、在发音法的节奏上, 这样你就能从发音法旋律的音响中解放出来.(四) 诱导发音法的节奏是依靠诱导表现出来的. 一句话里每个单语的第一个字都要缓慢地, 轻轻地诱导着发出来. 所谓诱导就是第一个字不要过急过重地一下子猛冲出来, 而是要从轻到重,轻柔, 从容不迫地逐渐加响地发出来, 发到应有的高度后, 立即从容地向第二个字轻松地滑动.例如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时, 这是由中国 ,人民, 解放军三个词组成的, 它们的第一个字, 也是中人 解三个字都要诱导着发出, 这样, 全句连接起来, 自然就形成一起一伏的波浪式的节奏.又如说我用发音法说话时, 这句话可分成我用发音法说话 三个节奏, 那么我 发 说 这三个首
11、字都要通过诱导发出来.几个字一个节奏呢? 每句话要分几个节奏呢? 这要看句子的长短和内容来决定, 一般地是每个单语一个节奏. 例如愿你能矫正成功这句话, 有下面几种节奏的分法, 随便掌握哪一种都可以.底线表示这个字要诱导.1) 愿你能 矫正成功 两个节奏.(2) 愿你能 矫正 成功 三个节奏(3) 愿你 能矫正 成功 三个节奏(4)愿 你能 矫正 成功 四个节奏(5) 愿你 能 矫正 成功 四个节奏.千万不可把这句的节奏掌握成愿你 能矫 正成功, 这就不成一句话了.通过文字的指导来学习发音, 例如学习外语的发音时, 不论用多少字来解释怎样发音, 也不如亲耳听一遍. 为了让读者能进一步领会发音法
12、, 用图解再说明一下: (以我用发音法说话 为例)上面图解表示诱导, 我 发 说三字都表示从轻到响地逐渐加重地发音. 口吃患者大都开头的第一字感到困难, 所以必须要充分缓慢和轻轻地,无抵抗地发出. 然而口吃患者恰恰相反, 第一个字都发得特别的急,短, 粗, 重, 造成很强的抵抗, 特别是第一个字感到难发时, 因心情的混乱, 则更加像炸弹似的强硬. 想象一下热水瓶瓶口朝下, 笔直倒水的情形吧! 若稍偏一点向外倒, 水就能畅通无阻. 所以第一个字一定要轻柔地诱导着发出来, 但也不要诱导的过长, 只是轻轻地一带就可以了.有人把诱导理解为第一个字比第二个字发得轻, (如下图), 这是错误的.我/ 用/
13、 发/ 音法/ 说/ 话正确的图解应当是:我用/ 发音法/ 说话/有些词, 如舅舅, 桃子, 大爷, 来了, 等词, 这些词的重音在第一个字上, 如若第一个字发得轻, 第二个字发得重, 岂不像一个外国人在说中国话了吗? 所谓诱导是第一个字要从嗫语音渐渐提到应有的高度, 然后再向第二个字滑过去, 第二个字和原来说话一样, 可以比第一个字重, 可以一样平, 也可以比第一个字轻. 诱导不是拖音, 拖音是一个字发出来以后, 在尾音上再拉长一下, 如说发音法时说成发-音-法-, 这样说话像小学生背书一样了. 每个词, 第一个字诱导出来以后, 第二, 第三字只用平常说话的自然语调就可以了.单语中的每个字音
14、以及单语与单语之间都要保持连贯. 若一字一顿, 一词一停的说话, 如 我,用, 发,音,法,说,话 或我用,发音法,说话 这样断断续续的说话就很不好听了. 一个词, 不管是两个字还是三个字, 一定要保持连贯. 同时还要注意任何两个字音都不要连得太紧, 口吃病患者说话时常常把两三个字紧起来向外冲, 这就容易发生障碍, 字与字之间, 词与词之间应该保持一些缓和距离, 一个字一个字, 一个节奏一个节奏地心平气和,从容不迫的发出. 句中每一个词之间不一定强调连贯, 像正常人说话那样, 要有恰到好处的停,顿,连, 应该停顿的地方就恰当地停顿一下. 句中每个字之间不可保持均匀的距离, 这样就不成为说话,
15、而像老和尚念经了, 应该在整体的从容缓慢里掌握适宜的快慢缓急, 这样的言语才有生活的感情.通过诱导而形成的节奏也不要过于平淡. 如说 我是师范学院的学生这句话:像上图这样把每个节奏都诱导的一样高, 一样平, 像个机器人在转动, 这样的言语太平淡, 单调而没有生活感情, 听的人也会觉得淡而无味. 我们平常说话, 每句话里都有一个重点. 重点部分就应该把诱导加强一下, 突出这个重点, 这样的节奏, 才能使言语变得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回答谁是师院的学生, 就应该把我字突出一下, 加强对我字的诱导读者们可能会说发音法太复杂了, 其实是很简单的, 就是每个单语的第一个字轻柔缓慢诱导着发出来就是发音法,
16、 其他跟平常说话一样就行了.在学习班里经老师的直接指导, 不消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学会发音法. 可是, 学会不等于在生活里就能运用了, 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言语训练. 或许你要问掌握发音法岂不是说话变样了? 是的, 对你个人来说确实是变了, 把你以前那种急于表达的急快粗重的说话方式变成慢条斯理, 从容不迫了, 把结结巴巴变得流利了, 掌握发音法说话的人与正常人决没有什么两样. 你不是急不可待地要改变你的说话吗? 那么就勇敢地坚定地去变吧!三. 练好发音法的基本功.学习发音法是为了减少或消除口吃现象,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就得把发音法贯彻到生活中去, 矫正口吃离开了生活是无意义的. 练好发音法的基本功
17、, 就像上战场之前先练好兵一样.先练习一两天两个字或三个字的单语. 例如: 口吃, 练习, 中国, 老王, 发音法, 我姓张, 同志们, 等等, 什么都可以, 每个单语要反复多遍地练, 至少练十遍以上.两个单语以上才能有抑扬顿挫, 单语练习主要是练习第一个字的诱导, 第一个字诱导出来以后, 要自然地跟着发出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 同时要掌握好软慢和连贯, 还要注意绝对避免任何两个字连得太紧的现象.2.短句练习.作一两天的短句练习. 注意掌握短句中的每个单语第一个字的诱导, 全句就会形成抑扬顿挫. 先把句中的单语逐个的练几遍, 再把全句重复几遍, 至少练十遍以上再换一句.请参听有声讲义. 除了有声
18、讲义示范的句子外, 自己再找一些短句练习, 一定要重复地多练几遍.练习了几天单语和短句之后, 进入朗诵的练习. 朗诵练习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个阶段可练习两三天, 找一些诗歌,短文或课文等, 先逐句反复练习几遍, 然后再整段地练习几遍, 要逐渐地减少重复的遍数, 最后练到随便朗诵任何一篇文章, 都能正确和全面地掌握好发音法. 这时就可以进入另一阶段, 这个阶段不需要反复地练了, 不管什么文章都可以, 从头到尾都要掌握完整的发音法朗诵下来, 一篇朗诵完了可以换一篇再练.每天读报时用发音法朗读, 温习课文, 阅读文件时都可以利用这些机会进行朗读练习. 这样练习两三天之后就可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就是
19、把发音法贯彻到生活中去.练习发音法一定要出声诵读, 不管旁边有人无人都要出声朗诵, 不要怕别人听出来不好意思. 若怕吵扰别人时可轻声地练.朗读时间每天以多少为好呢? 在专练朗读的阶段练得越多越好, 多多益善, 最好把一天里可能挤出来的时间都用来练习朗读.练习发音法时, 全身肌肉要放松, 姿势态度要自然, 要和平时说话一样, 不要过于娇柔造作刻板.练习时要认真. 有些人练几句打个哈欠, 练一会看看表, 越练越不耐烦, 这样的练习收获不大. 什么是练习? 机械地重复不是练习, 以改善和提高为目的的重复才是练习. 必须边说边检查, 一面练习发音法, 一面检查自己掌握的发音法是否正确,完整, 只有这样
20、练收获才大.不少患者朗读起来并不口吃, 念课文, 读文件都很流畅, 一说话就要口吃. 这样的患者是否也有必要练习朗读呢? 要练,一定要练. 那么练习朗读能把口吃练好吗? 不能. 很多患者以前也曾坚持过朗读练习, 厚厚的书一本一本地练下去, 坚持了很好时间, 也没有把口吃练好. 因为朗读练习本身不是矫正口吃, 它是发音法的基本功练习, 是为了给掌握发音法说话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活, 我们的日常生活才是矫正口吃的战场, 必须在生活中掌握好发音法, 进行两个不同言语习惯的斗争. 向生活中贯彻发音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为了减少这个困难, 就得先学会发音法, 熟练发音法, 朗读练习就
21、起这个桥梁作用. 希望患者们一定要重视朗读练习.在坚持朗读练习的同时, 还应该配合一下自言自语的练习, 就是看到什么说什么, 想到什么讲什么. 早晨一醒来就可以自言自语地练起来,天亮了, 昨晚睡得很好, 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要起床了. 一面练着发音法, 一面穿衣起床. 走路时可以看着两旁的招牌和橱窗里的商品边走边练习发音法. 坐车, 等车等不适宜练习朗读的时候都可以利用自言自语练习. 自言自语比朗读更接近生活语言, 它是向生活里过渡的一个很好的练习方式.四、把发音法应用到生活中去作完上面的基本练习后,发音法较熟练了,就可以把发音法贯彻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掌握发音法进行说话的锻炼,进行对人关系的
22、磨练,重新调整对周围人们的态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用”,而且用也是更好的学习,只练习朗读而不在生活中掌握和运用发音法,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有的患者非常认真地练习朗读,每天花费很多时间长期地坚持练,可就是不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样练习有什么意义呢?即使练习很长时间也决不会把口吃练好的。 进入生活锻炼的阶段,朗读和自言自语练习也不可中断,要一直坚持到全愈为止,因为它是发音法的基本功练习,它能给发音法说话打好基础。自言自语要随时随地练,朗读每天要保持一小时左右。晚上临睡前练习最为适宜,发音法的烙印可以较长时间地在大脑里“贮蓄”起来,最好练习至入睡,早晨练习也很适宜。把发音法应用到生活中去之前,先练几天
23、对话练习,即使在生活中已应用发音法,每天仍要坚持一些时间的对话练习,因为对话练习是积累发音法说话习惯的最好练习方式,把发音法应用到社会环境中去的一种过渡性练习。找一个人练习对话,这个人可以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或要好的同学、朋友,练习对象宜逐渐扩大,在他们的检查和督促下练习发音法说话。开始时作一些简单的回答,逐渐提高到一般性漫谈。若能找到一个患有口吃病的就更好了,练习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和对方,如发现任何一方没有掌握好发音法,要求对方重说一遍,这样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着练习,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有些患者对这种枯燥无味的对话练习常不感兴趣,他们觉得不够“刺激”,又认为二人对话完全可以不口吃,何必还要
24、练习,总想到人多的场面和紧张的环境进行锻炼,当然紧张环境的锻炼是必要的,永远不接触易口吃的环境,口吃是永远矫正不好的。但决不可因此忽略了基本功练习。对话练习和朗读、自言自语练习一样,也是基本功练习。熟练发音法,积累和培养发音法说话习惯,能给你生活中运用和贯彻发音法打下良好的基础把发音法贯彻到生活中去才是真正矫正口吃的开始.可以循序渐进地向生活里推进,就是从不易口吃的环境开始练习掌握发音法说话,逐渐地向容易口吃的环境深入。这一点患者是不难掌握的,因为患者自己都知道什么时候不口吃或不易口吃,什么地方容易口吃。但也不要不敢前进,每遇到以前经常发生口吃的场面就畏惧地不敢向前,这是不对的,不接触易口吃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