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doc(65页)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doc(6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每天学点中医养生.doc(65页)(65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TXTPUB.COM*每天学点中医养生*TXTPUB.COM*新世界出版社王承龙天NN天00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本站所有内容都来自网络,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喜欢本书请购买正版。中医是一种文化现象(1)中医是起源于中国,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且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中医更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夫子,大都略通岐黄之道;而悬壶济世的老郎中,也会附庸风雅子曰诗云一把。在宋代,范仲淹“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理念深入人心,济世救民成为读书人的两大抱负。至此便出现了“儒医”之名。朱肱、许叔微、李时珍等都曾习举子业,而王安石、苏轼、沈括
2、等一大批文坛巨匠,医学功底也十分了不得。因此,书生气很重的古代良医们,常常将中医学的很多知识,用一种非常浪漫写意的方式表达出来,其构思之奇特,用词之精巧,往往使人惊叹不已。下面以隐名、谜语、对联以及我国古代思想家、各门派的养生思想,来看看中医的文化现象。一、把中医放在隐名中所谓隐名,就是利用双关、借代、析字、藏字等手法,将意思显示在言外,须经分析解释才能明白。中医、中药的隐名,实际上是一种间接传递中医、中药信息的方法,其意思表达隐晦曲折。中药隐名,起源很早。唐代元和年间,西蜀有位叫梅彪的文人,撰石药尔雅“所集诸药隐名,以粟、黍、荞、麦、豆为五牙”。(明?李如一水南翰记)不知道梅彪集药,何以隐名
3、?也许是保密,也许是故弄玄虚。而明清一些江湖医生将中药隐名,“不过是市语暗号,欺侮生人”。(明人小说生绡剪第九回)但虽然如此,他们所作的隐名,也真是挖空心思,颇有文化气息。如:恋绨袍(陈皮)、苦相思(黄边)、洗肠居士(大黄)、川破腹(泽泻)、觅封侯(远志)、兵变黄袍(牡丹皮)、药百喈(甘草)、醉渊明(甘菊)、草曾子(人参)等。有些中药隐名,是为隐藏药物来源使病人安心服用达到药到病除之效而设的,比如:金汁、人中白、人中黄、五灵脂、蚕沙、血余炭等。这些药物,有些是人或动物的尿液、粪便提取物,有些是毛发指甲的制成品。这些药物的应用,对病情痊愈起到了推波助澜之效,其中有些药物在同药效的中药药物中作用更
4、为显著,为不可多得的有用之品。为避不雅联想,不知哪位高人稍加变通,略施笔墨,便让此良药得以流传,并进而成为药物的正名。可见,“美其名曰”的事情有时候也是可取的。有些药物隐名是为了提高疗效,而用隐名来防止病人“知情”。据说过去天津有一位叫陈方舟的医生,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位富商得了重病,陈方舟医生给他开了个药方,要他连服三剂以后再来复诊。商人服完三剂以后,觉得病症仍然没有好转,于是另请名医施今墨先生为他治病。施老先生诊脉以后,又看了看陈方舟医生开的药方,只见药方上写着:“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于是告诉富商可以仍按此方连续服用。但是,富商连说不行,硬要施老另开处方。施今墨发现眼下无
5、法说服富商,只好挥毫写下这样一张药方:“鬼益、杨枪、松腴、国老。”商人高兴地走了。富商按施今墨的嘱咐,连服了二十剂以后,病果然好了。于是,富商携厚礼向施老致谢,施老却要他去感谢陈方舟医生。富商不解,施老告诉富商,他所开的处方,实际上就是陈方舟医生开的处方,只是换了一个说法并增加较多的剂数而已。施老处方上的“鬼益”就是“人参”,“杨枪”就是“白术”,“松腴”就是“茯苓”,“国老”就是“甘草”。这四味药俗称“四君子汤”,是用来补气的。商人一听恍然大悟。天88天FT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中医是一种文化现象(2)施老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掌握患者的心理,通过变换药名,他能够好好地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二
6、、把中医放在谜语中谜语是用某一事物或某一诗句、成语或文字为谜底,用隐喻、形似、暗示或描写其特征的方法作谜面,供人猜测。谜语原是民间口头文学,后也成为文人游戏。中药设谜,不乏精彩之作。例如下列一些谜面,分别打一中药:故乡、异国、牧童、九死一生、三九时节、包龙图、昭君出塞、天女散花、长生不老、病入膏肓、他乡遇故知、一江春水向东流、春眠不觉晓、春常在、断肢再植、老实忠厚、黑色丸子、偷梁换柱、莫用小人。对这些谜面,猜谜者如果不费点心思,而又对中医没有造诣,是很难猜出这些谜底的,但稍加点拨,就会恍然大悟。这些谜面所对应的谜底是:故乡熟地;异国生地;牧童牵牛子;九死一生独活;三九时节天冬;包龙图首乌;昭君
7、出塞王不留行;天女散花降香;长生不老万年青;病入膏肓没药;他乡遇故知一见喜;一江春水向东流通大海;春眠不觉晓安息香;春常在四季青;断肢再植骨碎补;老实忠厚厚朴;黑色丸子乌药;偷梁换柱木贼;莫用小人使君子。这种娱乐情性的形式,大家喜闻乐见,对中医中药知识的普及也大有裨益。三、把中医放在对联中对联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医家乐于花一番工夫,巧心立对,意在广告效应,使南北过客,一看便知这家主人是悬壶济世的,那家主人是设堂卖药的。从对联所反映的中医药内容来看,对联的类型各色各样,比如:1点出经营医药事业的对联某镇“万春堂”药店,已有50多年历史,这家后人至今仍沿用原来门联,
8、年年书写,一如既往:万里晴光闲采药;春风夜月静烧丹。此联用鹤顶格,造句自然,虚实结合,点出“万春堂”,恰到好处。诗情画意,令人如沐春风。2显示高明医术的对联有一位医生曾从事他业兼当父亲助手行医二十余载,略知其父亲医术眉目,其父去世后,家业及医验亟待继承与整理。名流高士劝其弃俗业而学医,并勉一联:庆生全凭三指脉;寿延不属五阎王。此联构思巧妙,独具匠心,前后呼应,上下相扣,不乏哲理又气势磅礴,意境浪漫又情理高雅。显示了敢从鬼门关救人、敢与阎王争高下的大气概,表露了作者对学医者之厚望。作者出语不凡,非文医兼通者而不可得。从对联的艺术形式看,构成对联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闻名中外的“草席之乡”鄞
9、州古林镇的“仙壶堂药店”,店内精选川广地道药材,聘请名医坐堂应诊,生意十分红火。该店的楹联是:仙曰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对联使用了镶嵌的修辞格,文化味浓。作者将店名“仙壶堂”中的“仙壶”二字拆开,分别嵌入上下联的开头。使意思“暗入无路山”,然而明眼人却能“心知有花处”。被隐藏的店名一经点破,顿时就会令人拍案叫绝。3铺排药名,使用双关手法的对联四川内江仁和堂老铺门旁悬挂一副隶书木刻金字楹联:熟地迎白头益母红娘一见喜;怀山送牵牛国老使君千年健。对联铺排10味中药,巧用双关。对联表面上是表达“迎、送”人和物的意思,而深层里却是10味中药的简称。巧妙设联,甚为有趣。这10味中药是:熟地、白头翁、益母草、
10、红娘子、一见喜、淮山(怀山)、牵牛子、甘草(国老)、使君子、千年健。上几例医林中的文化现象体现出当时医者通达、智慧、乐观、欢喜的精神,这些是值得我们在养生过程中效法的。是为引。第二章经络是中医的灵魂天T6天6X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经络是中医的灵魂(1)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人体运行的通道,包括两部分,其中直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是气在人体内的运行通道。生命存在,经络就存在,生命终结,人无气息了,经络也
11、就消失了。经络是中医的灵魂,它内连脏腑,外连四肢。有了经络,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经络,人就是一堆零部件的简单组合。内经上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主,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一、人体经络是阴阳五行五色五味的缩影人体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1手太阴肺经2手阳明大肠经3足阳明胃经4足太阴脾经5手少阴心经6手太阳小肠经7足太阳膀胱经8足少阴肾经9手厥阴心包经10手少阳三焦经11足少阳胆经12足厥阴肝经人体奇经八脉奇经八脉1.督脉2.任脉3.冲脉4.带脉5.阳跷脉6.阴跷脉7.阳维脉8.阴维脉你清楚自己的身体吗,我们全身的经络就好像山川大河
12、一样,川流不息奔腾无阻。五脏六腑,层次分明,如同博物馆陈列的珍贵器物一样,各得其所且各司其职。你知道阴阳五行、五色、五味这些东西都跟我们的经络有关系吗?1经络与阴阳中医将经络中内属脏的跟脏直接相连、关系最密切的称为阴经。它与脏对应的腑又有紧密的联系,中医称这种关系为络;将内属腑的跟脏直接相连、关系最密切的经称为阳经。同样,它络于腑相对应的脏,阳经在四肢的外面,阴经在四肢的内面。2经络与五行中医的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资的特性来归类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内经将五行
13、学说用于医学,形成了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于是五行与人体脏腑对应起来,其中经络对应关系为: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肝经太旺的人平时都容易生气,因肝经主怒。若是女士的话就易得乳腺增生,因肝经要经过乳房;肝经有异常的话同时影响到脾经,又因木克土,所以她同时也会有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比如腹泻、腹胀或胃疼等病。3经络与五色青、红、黄、白、黑五色分别对应的经络是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根据经络与五色的对应关系,建议心经虚的人,即心慌心悸的人多穿红色衣服;肺经虚的人,即平时常感冒的人多穿白色衣服;肝经虚的人,即平时胆小的人容易被惊吓的人多穿青色衣服;肾经虚的人,即平时怕冷
14、的人多穿黑衣服。心经、夏天、红色在五行里都是属火,所以中医提出红色衣服为夏天着装的首选,不少人认为夏天穿白色衣服最好,其实穿红色的最好,因为红色的可见光波最长,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线,保护皮肤并防止皮肤老化,这个结论又印证了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4经络与五味在中医理论中,经络与五味对应为:酸入肝经,甘入脾经,苦入心经,辛入肺经,咸入肾经;而五味的功能为酸收、甘缓、苦泻、辛走、咸润,并通过经络传导间接地作用于脏腑。如某人喜吃酸东西,如果他的胃不好,那就得少吃,因酸是属木,旺肝经,木克土,而胃是属土。天XL天22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经络是中医的灵魂(2)当人的某个经络功能下降时,对某些滋味就感觉不到;当
15、某个经络亢奋时,即使没吃东西口中也会感到有某种很重的口味,比如心火重时口发苦。我们的祖先有“早吃咸晚喝甜”的习惯,这是很有道理的。早餐一定要吃好以应付一上午繁忙的工作,咸入肾经,肾经气旺,自然精力充沛。早餐的稀粥、咸菜,再吃几个包子或吃一碗面是中国传统饮食中最好的、最符合经络养生的选择。晚上吃完饭后,喝点蜂蜜,甘入胃经和脾经,胃和而安,自然会睡得好。二、心脏不好,用热水泡泡脚据日本有关媒体报道,日本研究人员曾针对心脏病患者研究发现,用热水泡脚有助于改善心脏血管机能。日本国立循环器官疾病研究中心的驹村和雄等人以4名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为对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试验。研究者让患者每天用热水泡脚15分钟
16、,然后保温30分钟。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心脏血管机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研究者认为,用热水泡脚可以使体温升高,促进末梢血管的血流更加顺畅,并减轻心脏的负担。其实,泡脚的好处还不止这一点。从中医角度看,脚上有反射区和众多穴位,当人们用热水泡脚时,就会刺激穴位和反射区,促进脚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起到调解全身的作用。例如:我们熟悉的涌泉穴和太冲穴受到温热的刺激后,就能起到养肾护肝的作用。如果刺激脚底的大肠反射区,还能起到通便的效果。此外,泡脚使血液循环加快,让人出汗,不仅能解除疲劳,还能使某些毒素随着汗液排出。泡脚也是有讲究的,首先,保持泡脚水的温度略高于人体体温即可,不
17、要超过3840摄氏度左右。其次,泡脚时间要视年龄而定。对老年人而言,一般泡2030分钟为宜,但低血压的老人、身体比较虚弱的老人,每天泡20分钟就足够了,以防泡脚时间过长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血压降低。对孩子来说,因为他们的皮肤比较细嫩,所以泡脚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而年轻人每天泡1520分钟就可以了。另外,泡脚水不能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当然,连小腿一起泡,效果会更好。三、人中穴在急救中能帮大忙人中穴,民间称其为救命穴,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当人中风、中暑、中毒、跌仆、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时,医者用食、中两指端置于拇指面,以增强拇指的指力,用拇指端按于唇沟的中上
18、处顶推,行强刺激。以2040次/每分钟为宜,可使患者很快苏醒。人中穴为督脉穴位,督脉通于脑,故可用于昏迷、休克等危急重症。现代医学研究对人中穴的急救作用做出了科学解释:一是刺激人中穴可以升高血压。在危急情况下,升高血压可以保证机体各个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力,而节律性、连续弱性或强性刺激人中穴,都能使动脉血压升高。二是刺激人中穴位,可影响人的呼吸活动,如连续弱性刺激人中穴,可以使呼吸持续性兴奋;连续强刺激人中穴,可以引起呼吸持续性抑制;适当地给予节律性刺激,则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运行。运用人中穴救治昏厥急症,是简单易掌握的应急性急救措施,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实为救命之法宝。四、按摩手
19、掌可以治病天00天DD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经络是中医的灵魂(3)按照中医经络学说,人体最主要的12条正经中,与手相关的有6条,手部经穴有23个。此外,手上还分布有经外奇穴34个,全息穴(区)42个。也就是说,仅仅在一只手上就有99个穴位(区)。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对治疗全身疾病有重要作用,并有防病健身的作用。现简单介绍几个具有保健作用的手部穴位。1劳宫穴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横纹中,握拳时中指尖所指处。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具有清心火、泄烦热、安神定志作用,按摩劳宫穴可治中风昏迷、中暑、鹅掌风、心痛、癫痫、呕吐、呃逆、口舌生疮等。寻找劳宫穴2鱼际穴鱼际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按摩此穴可理气、清肺利咽喉,
20、主治肺热所致支气管哮喘、急性扁桃体炎、小儿疳积及咳嗽、咳血、头痛、胸痛等,还可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3少府穴少府穴,握拳时小指尖下即是。少府有发散心火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心区疼痛、心烦、心悸、遗尿、阴部痒痛、小便不利等。按摩手掌时应注意,掌部穴位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穴位如出现压痛、酸、麻、胀等现象,具有病理诊断价值;在穴位可用拇指或食指以轻、柔、缓、慢的指力进行按揉;初次按揉后,局部若出现酸、微痛、胀等感觉,这是指力大的缘故,以后应减轻力度;按摩可随时进行,按摩整个手部,重点可放在全息穴,即中指根部以下部位。除了按压手掌外,还可以采用梳子梳手心的方法。先在手心涂一层护肤油,选圆头梳子以免划伤
21、手心。先从上往下梳几次,再从右往左横梳几次,继而顺时针方向梳一圈,再逆时针方向几圈。五、上臂发青可能是肺寒的缘故肺经是手太阴肺经的简称,它从上臂内侧开始一直到大拇指指尖。大拇指、鱼际都属于肺,所以这一部分发青可能就是肺寒的缘故。肺经共有11个穴位。其中9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即上肢大拇指一侧;2个穴位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末穴少商。本经腧穴可主治呼吸系统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咳嗽、喘息、咳血、胸闷胸痛、咽喉肿痛、外感风寒及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上可舒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肺经的鱼际穴定喘的效果很好,只
22、需按揉即可。有人总觉得气不够使,有吸不上气的感觉,这时可以点揉太渊穴,此穴为肺经原穴,补气效果极佳。尺泽穴是最好的补肾穴,通过降肺气而补肾,最适合上实下虚的人,高血压患者多是这种体质。对经渠穴的治疗是针对各种咳嗽的;孔最穴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和扁桃体炎效果不错,还能治痔疮;少商是专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发烧等的,三棱针点刺出血马上见效。六、牙痛与大肠经有关大肠经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简称,它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大肠经是和肺经关系非常密切的经脉。呼吸系统
23、有疾病时,以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为治疗点,是经常使用的疗法。现代医学中,大肠是承接小肠以下的直肠、结肠、盲肠,并以下连接肛门为终点的消化器官之一。天N8天86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经络是中医的灵魂(4)然而,以中医学而言,大肠是指从肚脐上约15寸的穴位开始,经直肠直通肛门的整个系统。大肠经发生异常时,会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咙肿等症状出现。若压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时,亦会有疼痛感。因为肺机能不好,所以皮肤会出现苍白干燥、失去光泽的现象;又因养分无法顺利运送,精神有不安定、容易焦躁的倾向。压迫腹部的肚脐两侧及腰部时,会产生疼痛感。身体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使用大肠经的穴位加以治疗,症状能减轻,身体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入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