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田探奥——《天仙金丹心法》秘诀.doc(7页)
《丹田探奥——《天仙金丹心法》秘诀.doc(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田探奥——《天仙金丹心法》秘诀.doc(7页)(7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丹田探奥天仙金丹心法秘诀刍议松飞? 道藏辑要中的天仙金丹心法是一部很奇特的丹经(以下简称心法)。书中的内丹术秘诀,是用多种不同规律的密码排列而成,更加人一些符号和代字。全部秘诀约占全书文字的一半。表面看来,文字杂乱无章?使人茫然莫解其意。笔者经过较长时17的探索,终于将书中秘诀全部破译。书中部分章节,东方气功杂志在一九八六和一九八七年已连载。中华书局已计划在一九八八年出版全书。心法是道家托名:“八仙”合著的一部丹经。“八仙”为民间传说,不见经史。“八仙”之词起源较早,可追溯到东汉。但唐代前后,“八仙”是个泛称,其中人物可以随时随地的指称。如杜甫的“饮中八仙歌”,还有“蜀八仙”之称。道家所称的“
2、八仙”,在元朝以前未见文字。元代才有“八仙庆寿图”的出现“八仙”中的张果老,李铁拐、吕洞宾等流传较早,而曹国舅、何仙姑、韩湘子出处较晚。为心法写序言的有东汉道教开创人张道陵,晋朝的葛洪、许逊。宋、元的刘操、张伯端、葛长庚(以上为道教南宗)及北宗的邱处机。张道陵与邱处机之间相距一千一百多年,同为心法写序,更使心法的成书起源无从可考。托名神仙写丹经,也是道家留传经典的惯例。从破译后的心法秘诀来看,文字通俗易懂,对内丹术功法的步骤,要领、方法等叙述详尽而具体。秘诀巾的很多内容,在一般丹经中是不见文字的。的确属于口传心授的内丹术机密。吕洞宾在序中说:“故心法之传,以公道付诸天下。传道而机不尽浪,以待有
3、心者自悟。”张道陵在说:“大易藏其蕴;五千文字孕其精;而心法一编则显其微,而阐其幽。独浅古今神圣未传之秘。”在这里将心法与周易、道德经并列。葛洪的序说:“八祖金丹心法成,揭尽庐山面目神”。邱处机的序说:“法必有真传。传有真谛”。可以说心法是研究道家内丹术的既神秘又重要的一部丹经。本文是以心法为依据,对丹田的奥秘进行探讨。当然其中内容,有一些与目前流行的或其他丹经的观赏不同。笔者认为心法的观赏值得重视。心法筑基中首先提出三个丹田。筑基阶段是修炼白身的精、气、神为主。为进行正式内丹术打下基础。筑基完成后,就开始炼精化轰阶段(也称“百日炼丹”和“百日立基”)。筑基阶段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育壮年时间
4、短一些,老年的时间长一些。心法中没有“百日筑基”之说。因此不能将“筑基”气“立基”混而为一。心法对内丹术的阶段划分是:一、筑基阶段,修炼精、气、神为主。二、炼精化气阶段,即“百日炼丹”或“百日立基”(小乘人仙)。三、炼气化神阶段。炼气为主时称为“十月结胎”,化神为主时称为“二年养婴”(中乘地仙)。四、炼神还虚阶段,即“九年而壁”终以“飞升,(大乘天仙)。心法说:“精藏丹田,所处最下;气藏气海,所处居中,神藏神室,所处在上。神室、气海、丹田可称为筑基中的上、中、下、三丹田。丹田是安炉众鼎炼丹之处;尸海是炼丹的风、火源;神室是十月结胎之地。心法结胎说:“从下丹 (丹川)转丹升提而降于上丹田(神室)
5、。等到“胎”成后,“胎化为神”再迁人上宫(泥丸宫)养婴。总之,内丹术有四大关窍,即泥丸、神室、气海、丹田。四大关窍的名称是很多的,决不能被众多的名称所迷惑。研究内丹术,必须明确掌提以上四大关窍。现将四大关窍的方位及其他名称分述如下。丹田藏精精是“水之母,坎之源”,它“伏居坎向”、“聚则团栾于二肾,散则洋溢于四肢”肾为坎,心为离,丹田的方位在肾、坎,是“生精之所”,也称为“命门”。心法安炉中说:炼丹的炉鼎是在“脐后布”。在这里心法明确指出是“脐后”,而不是“脐下”。金仙论证中说:“以铜人仰卧图测之”。仰卧的“下”,正是“脐后”。现在很多人把丹田方位说成是在“脐下”,甚至具体指为“阴交、石门、关元
6、等经穴处,此种理解是有误的。有些丹经也明确指出在“脐轮之后”,“脐肾之间。”内丹术的关窍是在身体内部,而经穴的方位是在体表。内丹术的关窍名称,在经穴中是找不到的,如泥丸、神室,等。内丹术的有些名称,虽然和经穴的名称相同,但各有所指,不是一个部位,如气海、命门等。为了确定内丹术的关窍方位,参照一些体表的有关经穴,是必要的。心法息火说:“以本性元神,注意规中,一日三次所得,融为一粒”。心法.筑基说:“还精于生精之所”、“下注命门还元”。心法结胎说:“结丹之所为下丹,结胎之所为上丹 (神室)”。在此心法也称“丹田”为“下丹田”、“规中”、“命门”等名称。丹田在脐后什么方位呢?心法安炉说:炼丹的炉鼎是
7、“近海(气海)团金液,依田(丹田)结玉壶,三脐后布(笔者意为“一三”为一寸三分),七二限前纡”。有的丹经说:丹田是“前对脐,后对肾”。还有说“肾前、脐后;.前七(肾前为十分之七),后三(脐后为十分之三)”。因为人体的胖瘦不同,用七三为比例,还是较为科学的。但以尺寸为准的说法很多,如“一寸二分”、“一寸五分”“一寸四分”、“三寸”等,无法统一,可供参考。丹田是“点”不是“面”。要意想多大呢?有的说“方圆一寸”,有的说“方圆四寸”。心法安炉说:炉鼎是“寸五宽,中虚无碍障”。看来是大如鸡卵的。心法安炉又说:鼎上还有采药的药道。它是“正而不偏,直而不曲,其长寸二,其宽一指。上达两肾之中,一达鼎器之。”
8、在这里将丹田的范围又从脐后上移一寸二。心法采药说:“两肾中间一点明,逆为丹母(练丹之药)顺成人”。又说:采药时“必元神、元气酝结而为白光,由脐上达丹田旋定”。按心法所指,丹田不仅不是“脐后稍下”,而是“脐后稍上”。当然内丹术的关窍与经穴不同,心法安炉说:丹田是“着色空摹终是假,定光返照便为真”。它是“想来似有看时无”的。只有“静观动察”靠自己的体验来证明。特别在“活子时”来临时,“丹田内如火之温”,更易体验到丹田的方位。心法安炉提出丹田的另外名称有“一曰密户,取熔铸周密之义;一曰土釜,本万物土生之论”。“脐”是人体中一个极玉要的部位。婴儿胚胎中靠脐带与母体接合,也是胚胎中生长发育的基点。“脐”
9、可以视为人体的中心。是名符其实的“中”。脐后的丹田是生精、藏精之所(这里的“精”是先天之熊,不是后天的精液)。也是“道生一”之处。所谓的“守中”“守一”,也就是意守丹田。脐部又是中医学划分中焦和下焦的分界点。营气出自中焦,卫气出自下焦。营气和卫气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二气同源而异流。虽然都是“水谷精气所化,但二者性质、功能有区别。“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主营运、荣养;卫主护卫、御外,二者相互为用,共同发挥生理功能。营气循行于脉中,联络贯通五脏六腑;卫气循行于皮毛分肉之间,两者又互相渗透,“营中未必无卫,卫中未必无营”。当然,用现代科学去说明中医理论是异常困难的。中医药学将干燥的“脐带”称为“坎炁
10、”。“坎炁”二字正和道家丹田的含义相同。现代生理学认为激素(旧称“荷尔蒙”)是和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和免疫等生理过程密不可分。当前已发现人体内分泌的各种激素己有五十四种之多。共中最重要的一类是生殖激素。其中性激素(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又是生殖激素的卜要部分。内分泌学中的很多机理,至今仍然是现代科学中之迷。笔者认为:修炼内丹术, 以使身体中的各种分泌功能强化起来,使各种激素得到平衡和调节。从而达到健身延年的目的。内丹术中的“炁”,也是神秘莫测的,可以假想一下, “炁”就是体内各种激素的泛称。分泌生殖激素的器管有肾脏(肾上腺),前列腺、精囊腺和翠丸(女子为卵巢、子宫),这些器官都在脐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丹道 内丹术 道家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