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学习资料_半夏泻心汤临证举隅.doc(2页)
《中医学习资料_半夏泻心汤临证举隅.doc(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习资料_半夏泻心汤临证举隅.doc(2页)(2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半夏泻心汤临证举隅半夏泻心汤临证举隅作者:吕立刚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为伤寒误下所致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气机不畅的心下痞而设。笔者在临床上用本方加减治疗膈肌痉挛、胆汁反流性胃炎、妊娠恶阻、冠心病心绞痛等,均获得较好的疗效,现举隅如下。1 膈肌痉挛患者,男,34岁,2001年11月16日初诊。患者因情志不遂而出现反复呃逆3年余,曾在当地卫生院治疗无好转,故来我院就诊。症见形体消瘦,呃逆频作,呃声低沉,脘痞,精神倦怠,口干,纳少,舌淡红,苔薄黄,脉沉弦。既往有浅表性胃炎史。辨为肝胃不和,胃气上逆。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党参10g,法半夏10g,黄芩10g,黄连5g,干姜3g,薤白12g,竹茹10g,枳壳1
2、0g,大枣5枚,炙甘草5g。7剂,水煎服,日1剂。11月24日复诊,呃逆减轻,诸症缓解,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继服上方7剂,药后诸症已平。按:景岳全书?呃逆谓:“致呃之由,总由气逆”。本例因情志不舒,致肝胃不和,中焦升降失常,胃气上逆。方中法半夏、干姜、薤白辛以散郁,黄连、黄芩苦泄郁热以降胃气,枳壳、竹茹宽胸止呕,党参、炙甘草养胃补虚。2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男,29岁,2002年6月5日初诊。吐酸及胃脘部隐痛半年余,曾在某医院做胃镜检查,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近因过食辛辣油腻食物而吐酸,胃脘痞满、隐痛加重,并有烧灼感,口干苦,纳差,大便溏,小便黄,舌红,苔黄厚干,脉滑数。辨为胃肠郁热,中焦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学习 资料 半夏 泻心汤 临证举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