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下肢部).ppt(19页)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下肢部).ppt(1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推拿常用腧穴(下肢部).ppt(19页)(19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小儿推拿常用腧穴【箕门】n 线状穴位。n 位置:大腿内侧,髌骨内上角至腹股沟中点 一直线。n 操作:以食、中二指自髌骨内上角向腹股沟 部作直推,称推箕门。n 次数:100 300 次。n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尿闭、水泻等。n 临床应用:箕门穴性平和,有较好的利尿 作用。用于尿储留,可与揉丹田、按揉三阴 交等穴合用;用于小便赤涩不利,可与清小肠穴合用。【百虫】n 位置: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n 操作:按或拿,称按百虫或拿百虫。n 次数:5 10 次。n 主治:四肢抽搐,下肢痿癖。n 临床应用:按、拿百虫能通经络、止抽搐,多用于下肢痹痛和瘫痪等症,可与拿委中、按 揉足三里、揉解溪等穴合用。若用于惊风
2、、抽搐,手法应加强刺激。【足三里】n 位置:膝关节外侧间隙下3 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n 操作:以指端作按揉,称按揉足三里。n 次数:50 100 次。n 主治:腹胀、腹痛、泄泻呕吐、下肢痿、痹等证。n 临床应用:本穴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能健脾和胃,调 中理气,导滞通络,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主穴。腹胀、腹痛可与摩腹、揉脾俞穴合用;呕吐,可与推天柱骨、分腹阴阳穴合用;脾虚腹泻可与推上七节、补大肠穴合用;与捏脊、摩腹合用,可作为小儿保健常规手法;下肢痿、痹证可辅局部成人手法医疗(详见成人推 拿有关治疗内容)。【前承山】n 位置:小腿前部、胫骨外侧与后承山穴相对处。n 操作:掐、揉本穴,称掐前承山或揉
3、前承山。n 次数:掐5 次;揉30 次。n 主治:下肢抽搐。n 临床应用:常与拿委中,按百虫、掐解溪等穴合用 治疗角弓反张,下肢抽搐。【丰隆】n 位置:外踝上8 寸,胫骨前缘外侧1 寸5 分,胫腓骨之间。n 操作:以拇指或中指揉,称揉丰隆。n 次数:50 100 次。n 主治:咳嗽、痰鸣、气喘。n 临床应用:揉丰隆能和胃气,化痰湿。主要用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可与揉膻中,揉肺俞,运内八卦等穴合用。【三阴交】n 位置:内踝上3 寸,胫骨后缘。n 操作:以拇指或食指作按揉,称按揉三阴交。n 次数:100 300 次。n 主治:遗尿、癃闭、小便频数涩痛不利,下肢痹痛等。n 临床应用:按揉三阴交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推拿秘笈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技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