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学中的宇宙论源说.doc
《fo学中的宇宙论源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o学中的宇宙论源说.doc(6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fo学中的宇宙论源说 第一节 三界六道及九地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fo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fo陀说教意在转迷启悟,所说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对于世界之形成不过于追究,诸般多随世俗而说,倘若细究则有碍于修道。宇宙者,指空间(宇)和时间(宙)。fo典中称为法界,法是诸法,界是分界。又曰真如,因同一体性故。宇宙即世界,分有情世间、器世间二种。有情世间,即有情众生,由前世之业力所招感的身心,即有情自体,五蕴假和合,成人天鬼畜等,别名有情世间。器世间,是有自体可依止之山河大地等。有情世间是正报,器世间是依报,容受有情故名器。世间:世为迁流义,破坏义;间为中隔义,一切有为事物个个间隔而为界畔谓为世间。此世
2、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又分三界有情为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道,或加阿修罗为六道。界者,持义,各持自相;又种族义,自类相通;又差别义,彼此差别,不相混滥。道者,道途义,众生轮回往来之道途。或有五趣,趣是所往义,众生业因差别所归趣处。 一、欲界欲者、贪欲,淫食二欲强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为欲界。此界有地狱、饿鬼、畜生、人四洲、六欲天之别。地狱:不可乐,又云苦具、苦器、受罪处。地狱有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根本地狱有八大地狱及八寒地狱。近边地狱:十六游增地狱。即八大地狱中,每一地狱又有十六小地狱增其苦处,则为一百二十八,加八大为一百三十六地狱。孤独地狱:由各人别业所感,独在虚空或山野等。鬼:鬼类中
3、饿鬼最多,五趣中鬼就在饿鬼说。常受饥渴名饿,恐怯多畏名鬼。畜生:又云傍生傍行之生类,背负天,披毛戴角,多足无足等。人四洲:多思虑故名之为人。人处有四洲之别。中须弥山为一小世界之中心,由有情业力,从空界中,十方风起,互相冲激坚密不动为妙风轮。次起金藏云遍布虚空,大洪雨降注风轮上,结为水轮。次起风,击此水,令结成金,为金地轮,于金轮上有九山,须弥山(译云妙高)处中而住,出水八万由旬,入水亦然。此高山外有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七重金山围绕之,是为一小世界。须弥山与七山间,各有大海,名为内海。七山外有咸海以铁围山为限,此为外海。外海即咸海,四方有四大洲,亦云四天下。(一) 南赡部洲
4、,此洲有赡部林,树形高大,其果甘美。(二) 东胜身洲,身形胜故。(三) 西牛货洲,以牛为货。(四) 北俱卢洲,于四洲中国土最胜。日月升起,北洲夜半,东洲日没,南洲日中,西洲日出。 六欲天:天是指住上界之生类,乐胜身胜,清净光明,世间无比名为天。六天有欲名六欲天。(一) 四天王天,在须弥山腰,有东持国天、西广目天、南增长天、北多闻天。(二) 忉利天,又云三十三天,在须弥山顶,四面各有八天,中央是帝释天。(三) 夜摩天,译云时分,彼天处时时多分快乐。(四) 睹史多天,译云兜率即喜足,于自所受五欲乐生喜足心。(五) 化乐天:自化诸妙欲境,于中受乐。(六) 他化自在天:于他化诸妙欲境中,自在受乐。此天
5、能夺他所化而自娱乐。亦是四魔中之天魔。魔者,夺命、障碍、扰乱、破坏。四魔是:(一) 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二) 阴魔:色等五蕴能生种种苦恼。(三) 死魔:死能断人命根。(四) 他化自在天魔:能害人善事。或言第六天上,别有魔宫,魔王波旬(恶者)居之,非他化天王。六天中,四王、忉利、依须弥山而住,名地居天。余四依空而居,名空居天、帝释是四王、忉利二处天主,他化自在天王为欲界主。 二、色界色,质碍为义。此界有情不但无男女欲,复离段食,寂静清净,唯有胜妙之形色,正报的色身,依报之宫殿国土殊妙精好名为色界。欲界虽亦有色,然彼欲胜但言欲。有色诸天修四种禅定所生之处,因禅定有四种浅深,生处亦有四处之
6、高下。初禅有三天:(一) 梵众天:大梵所领所化。(二) 梵辅天:大梵之辅相。(三) 大梵天:广善所生。此三天离欲界欲,寂静清净故称梵天。二禅有三天:(一) 少光天:谓此天内光明最少。(二) 无量光天:光明转增其量难限。(三) 极光净天:光明胜前。又称光音天,以光为语,口出净光。三禅三天:(一) 少净天:意有乐受,离喜受乐为净,净不及上位名少净天。(二) 无量净天:此净转胜其量难限。(三) 遍净天:此净周遍。 四禅八天:(一) 无云天:前诸天依云而居,此天依空而住。(二) 福生天:有胜福力。(三) 广果天:果报最胜。又有于此立无想天,一期果报心想不行故名无想。为广果天摄,无别处所。(四) 无烦天
7、:无烦杂。(五) 无热天:意乐调柔,离诸热恼。(六) 善见天:见极清彻。(七) 善现天:果德易彰。(八) 色究竟天:有色天中更无有处能过于此。后之五天为五净居天,是三果圣者所生之天处。或于色究竟天上立大自在天居色界顶,主大千界有大势力。 三、无色界此界无形体之相,欲色并离。正报唯受想行识四蕴之假和合,无有色身。又无依报之国土,唯有以识心住深妙之禅定。无色故不能定其方处,因果报胜前,在色界上,此界修四空处定所得之正报,禅定寿命胜劣有殊差别有四:(一) 空无边处天:厌色而作空无边际之观解。(二) 识无边处天:厌外空而思内识无边际之观解。(三) 无所有处天:厌识而思无所有之观解。(四) 非想非非想处
8、天:定心胜妙,非下定粗想故名非想,有思想故不同无心名非非想。阿修罗:译云非天,果报最胜,而无天德,故名非天。有大神力,或居海底海岸,或居半须弥山岩窟,好斗战。三界又称三有,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名为有。三界中的地狱、饿鬼、畜生为三途,或三恶道,以杀盗淫为因,招感此三恶道之果报。人、天、阿修罗为三善道、合上三途为六道,声闻、缘觉、菩萨、fo为四圣,六道四圣称为十法界。三界又分定散二地,地依处也。欲界名散地,因心散乱粗动,不能注一境。色无色界能住深妙之禅定,定心微细寂静,能专注一境故名定地。 四、九地依三界施设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地。(一) 五趣杂居地:同为散地
9、故合而为一。(二) 离生喜乐地:色界初禅,离欲界之欲及恶不善法,生喜乐之受。(三) 定生喜乐地:即二禅天,离初禅寻伺,禅定转胜,由定所生之喜乐。(四) 离喜妙乐地:即三禅天。离二禅欲,又离二禅粗动有分别之喜,住静妙无分别之乐受,离喜之乐。(五) 舍念清净地:即四禅天,离三禅之欲,有乐故有动转,离乐及寻伺心平等正直,心无动转而能安住名舍念清净,虽离喜乐寻伺而心不忘失,了了分明舍念清净。因离喜乐受住清净之舍受名舍念清净。(六) 空无边处地:厌患身体质碍,尽灭一切色想,一心缘空,与空相应。(七) 识无边处地:厌患虚空,泯除空相,转心缘内识。(八) 无所有处地:觉住识仍有所依,厌患心识,依无所有寂然而
10、住。(九) 非想非非想处地,定心胜妙,无粗想非无细想。无想定与灭尽定的区别。无想定是外道为了获得无想天的果报而修泯灭一切心想的禅定,能于定中心想不起,尚未断惑证真,此定是属色界摄;灭受想定是灭受想之心,断见思烦恼而证圣果。入灭尽定者,则息诸想念断除贪爱之心,求出世功德;入无想定,则妄计伏心想以为解脱,求世间乐界。灭尽定是无漏业,不感三界生死果报;无想定是有漏业,感界内无想天界果报。灭尽定,既灭第六识兼灭第七识染分,无想定但灭第六识分别之见,不能灭第七识执我染分,并未断诸邪见。故有此世间与出世间、感果不感果等胜劣不同。 第二节 三千大千世界 下从地狱,上至色界诸天,一日月周遍流光所照方处名一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fo道 修真 丹道 修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