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当前脉诊存在的问题(20200925131637).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浅议当前脉诊存在的问题(20200925131637).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当前脉诊存在的问题(20200925131637).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2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浅议当前脉诊存在的问题 邢恩博针推学院 13 级中医康复班 201315250010 【摘要】脉诊当前在标准化,计数方法,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标准化,计数方法,临床需要 1、脉象标准化的问题 标准化是一切工作的蘑础,由于中医脉象其概念本身较笼统,具体的判别标准又较模糊, 大多使用形象语句描述,缺乏客观判定标准,影响了临床渗脉的准确性,诊脉时分歧较多, 常因医生不同, 同一病人的脉象诊断也有不同。这不但成为某些人指责中医脉诊不科学的口 实,而且使一部分人认为脉诊无用,对脉诊失去信心。因此,脉象标准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 问题,而其中首先要注意的是某些有争议的脉象。 其中
2、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缓脉。对于缓脉的脉象一直有较大争议。脉经曰: “缓脉, 去来亦迟,小驼于迟。 ” 诊家正眼曰: “缓脉四至,来往和匀,微风轻飐,初春杨柳。” 医 述曰: “缓脉以宽舒和缓为义,与紧脉相反。”可见对于缓脉的脉象,古代医家主要有两种 看法一种认为“缓”指的是脉率缓慢,其脉象特征是脉来缓慢,一息四争;另一种则认为 “缓脉”是与“紧脉”相对而言,其脉象特征是脉形宽舒和缓。缓脉的脉象不仅各个医家的 看法不一致,即使是当代各种中医诊断学教材的说法亦不一样。如“十五”国家级规 划教材中医诊断学 、21 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这些权威教材均认为缓脉的脉率较 慢, 但对其脉形是否且有驰纵的特点
3、、这个特点是不是诊断缓脉的必备要素说法不一。连 中 医诊断学教材的说法都不一样,这对缓脉的教学和临床应用带来的困惑可想而知。 另一个例子是芤脉。芤脉的脉象最早记载于脉经。 脉经曰: “芤脉,浮大而软, 按之中央空,两边实” 。这简明扼要地说明芤脉的脉象具有脉位浮浅、脉体大而软、中空边 实的特点,后世多从之。但脉管是一个圆形的立体的管腔,“中空”具体指的是什么?“两 边”怎么体会?争论较大。不少医家认为脉经的“两边”即“两旁”。如濒湖脉学 曰: “芤形浮大软如葱,按之旁有中央空。”也有一些医家提出另一种观点,认为两边指的是 “浮沉”,如诊家正眼曰: “芤乃草名,绝类慈葱,浮沉俱有,中候独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脉诊诊病图解入门书籍 古籍古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