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口透易内部电子资料.pdf
《金口透易内部电子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口透易内部电子资料.pdf(21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简介 中国传统道教象数易学的分支 以象 数 体 用 变占为占断法则 后期经逐渐演变 形成现代流传的 梅花易数 占断体系 传承与发展 金口透易 起源于汉代以前的兵阴阳 是兵学阴阳数术与易学在发展与 融合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数术门类 历代皆在道家内部秘密传承 相关图书及目录 金口透易 梅花占 第一章 中国古代各种预测术的底层分类与演变关系 第二章 金口透易 梅花占 入门 第三章 金口透易 梅花占 万类聚象 第四章 金口透易 梅花占 读象指南 第五章 易林变占 选解 金口透易与梅花易数 梅花易数的传承 在元代以前 未有专书行之于世 民间记载亦无流传涉 及方法的支言片语 及至于明 始有抄本流传 其后在明
2、大内馆藏数术书籍中 始列 先天观梅数 一册 观梅数 一册 以是知 梅花易数 之始行于世 当自于元末明初 明季本所著 周易四同别录 所录 梅花数 邵康节占验 与今本所传全同 其在编末评议 今按 梅花数 本非邵子所作 故宋末儒 者皆不及 虽非出于邵子 然亦京管之遗 所论亦为中肯 然 梅花易数 既为 京管之遗 为何在近千年的时间内 史无记载呢 其传承中 由汉易 象学转变而为梅花易数 其中间的演变过程又是哪种术法呢 如果要研究 梅 花易数 数法的源流 就要找到这个中间缺失的过程 天心混元宗内传金口秘术中 宗门八法 中 杂法 一门内的 金口透 易 为历代道家宗门隐传法门 其中的 易象占 体系 上承西汉易
3、学 下及 梅花易占 而其中常多外界传承中未公开的秘诀与法窍 其中隐藏着 汉易象 学 演变至于 梅花易数 所隐藏与流变的过程 从传承脉络上讲 正是解开 梅花易数 术法之迷的钥匙 一 金口透易与梅花易数的差别 金口透易 梅花占 与 梅花易数 相比 体系更接近于汉代易象之学 我们今天可以见到的汉易象的书籍 西汉焦延寿所著之 焦氏易林 是集大成 之作 焦氏所著尚有 易林变占 十六卷 惜乎不传 故易林变占之法缺失 近代行唐尚秉和先生治 易林 于其中考证东汉以后失传易象 考定失传佚 象数百种 从而独成一家 重兴汉代易象之学 但尚氏为治学出身 其解 易 林 纯出于穷经与自悟 对变占之法有所不明 因此 焦氏易
4、林注 全文是以 象解象 不知以占法解象 实际上 焦氏易林 有变占之法 其中很多象意是 由变占而来 尚氏不明此理 殊为遗憾 这种情况 有点象沈氏破解 玄空 风水之术 是以一本 阴阳二宅录验 入手 苦思经年 自悟而得 其所著 沈 氏玄空学 后代沿习 常徘徊在 验与不验 之间 也是不明用法 西汉易学象数之学中的变占之法 实际就隐藏在 金口透易 的易象占之 中 因此 以 金口透易 解 焦氏易林 殊为通透 金口透易 中的象占 之学 其演变的后期即为 梅花易数 但 梅花易数 中的钥匙被人为的隐 藏 最终造成整体的占断思路松散 没有整体的过程 因此 我们现在看到的 梅花易数 的占法是瘫着的一团 没有主心骨儿
5、 梅花易数 中有 八卦 心易体用诀 一节 其内容曰 心易之数 得之者众 体用之决 有之者罕 余 幼读 易 书 长参数学 始得心易卦数 初见起例 仅知占其吉凶 如以蠡测海 茫然无涯 后得智人见授体用心得之决 而后占事之决 疑此有定 据验则验 如 繇基射的 百发百中 其要在于分体用之卦 察其五行生克 比和之理 而明乎吉 凶悔吝之机也 于是 易 数之妙始见 而 易 道之卦义备矣 乃世有真实 人 罕遇之耳 得此者 幸甚秘之 心易体用诀 梅花易数 的编辑者说得很重 要 但这个诀实际上是个伪诀 正是这个口诀 将 梅花易数 的占断引入到 了僵化 狭窄的预测思路之上 从而从根本上将 梅花易数 引导到了错误的
6、路径之上 其后的一系列占断 皆以此体用总诀为宗 致使 梅花易数 的预 测准确率大大降低 使后期的学习者 不得不以逢占来补易象占的不足 形成 了现在我们看到的 梅花易数 以 三要十应 为主的奇怪现象 考察 金口透易 与 梅花易数 的不同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述 一 起卦法不同 梅花易数 的起卦法 综合起来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 以数起卦 其起卦法包括物数占 声音占 字占 尺寸占 报数起卦等 方法 2 以年月日时起卦 其起卦法是以年月日数之和除以8 余数为上卦 以 年月曰时数之和除以8 余数为下卦 以年月曰时数之和除以6 余数取动爻 其中年以当年地支数计 子1 丑 2 亥12 月数直接以农历之
7、月数计 如 一月为 1 三月为 3 日数直接以农历日数计 如初一为1 初二为 2 直到 30 数 时数按时辰地支数计 子1 丑 2 亥12 年 时辰地支数按子 1 丑 2 寅 3 卯 4 辰 5 巳 6 午 7 未 8 申 9 酉 10 戌 11 亥 12 3 端法起卦 以物或人所取之象为上卦 八卦万物所属卦象为上卦 以 其所在后天八卦方位之卦为下卦 以上 下卦数加时数除以6 余数为动爻 现 在传承的术数种类 只有天心混元宗金口秘术中的 宗门八法 中 有端法一 门 梅花易数 的端法起卦 与天心混元宗金口秘术的关系 留待以后解说 以上几种起卦法 与 金口透易 相互比较 皆与 金口透易 起法不同
8、相较而言 金口透易 的起卦法更多保留了汉易象学演变过程中的中间环节 而 梅花易数 的起卦法 则是在宋以后综合与变异后的结果 金口透易 的起卦法 包括 揲筮法 积算起卦 金钱卦法 端法 等 其中 揲筮法为 延承古例 积算法与金钱卦法为与 金口透易 卦气纳甲占 共用之法 端法 中包含着年月日时占与数占的法门 因此 后期的 梅花易数 起卦法 很可 能是由 金口透易 的端法一门蔓衍演化而成 关于 金口透易 的起卦法 留待后文详细解说 二 确定 体用 不同 梅花易数 中讲 占测要分清体用 体用云者 如易卦具卜筮之道 则易卦为体 以卜筮用之 此所谓体用者 借体用二字以寓动静之卦 以分主 客之兆 以为占例之
9、准则也 在这一段中 梅花易数 的著者讲 以易卦 为体 以卜筮为用 而分主客之兆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此外 梅花易数 占 卜总诀 中讲到 次看卦之体用 以论五行生克 体用即动静之说 体为主 用为事 应 用生体与比和 则吉 体生用或用克体 则不吉 其以动为用 以静为体的观点在字面上讲也是正确的 但动的定义不同 但其后 梅花易 数 的著者在书中所论 以动爻静爻分体用之旨 以动为用 以静为体 的说 法 则殊失象易本旨 梅花易数 的著者应当也知道这种分体用的方法的准 确率是有问题的 因此其有 梅花易数 断卦遗论 中提到 凡占卜决断 固以体用为主 然有不拘体用者 如起例中西林寺额得山地剥 体用互变 俱 比和
10、 则为吉 而乃不吉 何也 盖寺者 纯阳人居之地 而纯阴爻象 则群 阴剥阳之义显然也 此理甚明 不必拘体用也 又若有人问 今日动静如何 得地风升 初爻动 用克体卦 俱无饮食矣 而亦有人相请 虽饮食不丰而终 有请 何也 此人当时必有当日之应 又有 如何 二安带口 为重兑之义 又有用不生体 互变生之而吉者 若少年有喜色 占得山火贲是也 又有用不 生体 互变俱克之而凶者 如牛哀鸣占得地水师是也 盖少年有喜色 占则略 知其有喜 而 易辞 又有 束帛戋戋 之吉 是二者俱吉 互变俱生 愈见 其吉矣 虽用不生体不吉 不为其害也 牛鸣之哀 则略知其有凶 而易爻复 有 舆尸 之凶 互变俱克 愈见其凶 虽用爻不克
11、不能掩其凶也 盖用 易 断卦 当用理胜处验之 不可拘执于一也 又是以 理 外应 掺入其 中 将 梅花易数 的占断引入到了不可知的境地之中 金口透易 的占断体用 是以事为体 以卦体生克动变为用 此为以动 为用的本义 详细解说参阅后文 三 对外应的应用不同 现在流传的 梅花易数 中对外应的应用很多 但于中也可分辨出一些不 同 梅花易数 卷一 占卜总诀 中讲到 占测先要以卦爻辞决断吉凶 次 看体用动静 其次再看克应 其中所言之 数者既备 要尽占卜之道 必须 以易卦为主 克应次之 俱吉则大吉 俱凶则大凶 有凶有吉 则详审卦辞 及克用体应之类 以断吉凶也 要在圆机 不可执也 是以卦象体用为主 以外应占法
12、为次 言明克应是补充之道 不可为主 但从卷二开始 以三要十 应开头 通篇都是外应的占法 其卷二之 三要灵应篇序 中所言 夫 易 者 性理之学也 性理 具于人心者也 当其方寸湛然 灵台皎洁 无一毫之 干 无一尘之累 斯时也 性理具在而 易 存吾心 浑然是 易 也 其先 天之 易 也 乃夫虑端一起 事根忽萌 物之着心 如云之蔽室 如尘之蒙 镜 斯时也 汩没茫昧 而向之 易 存吾心者 泯焉尔 故三要之妙 在于 运耳 目 心三者之虚灵 俾应于事物也 耳之聪 目之明 吾心实总乎聪明 盖事根于心 心该乎事 然事之未萌也 虽鬼神莫测其端 而吉凶祸福 无门 可入 故先师曰 思虑未动 鬼神不知 不由乎我 更由乎
13、谁 故事萌于 心 鬼神知之矣 吉凶悔吝有其数 然吾预知之 何道欤 必曰 求诸吾心 易之妙而已矣 于是寂然不动 静虑诚存 观变玩占 运乎三要 必使视之 不见 吾见之 听之不闻者 吾闻之 如形之见视 如音之见告 吾之了然鉴 之 则 易 之为卜筮之道 而 易 在吾心矣 三要不虚 而灵应之妙斯得 也 是道也 寓至精至神之理 百姓日用而不知 安得圆通三昧者 与之论欤 三要灵应篇 中篇所云 三要者 运耳 目 心三者之要也 灵应者 灵 妙而应验也 夫耳之于听 目之于视 心之于思 三者为人一身之要 而万物 之理不出于视听之外 占决之际 寂闻澄虑 静观万物 而听其音 知吉凶 见其形之善恶 察其理之祸福 皆可为占
14、卜之验 如谷之应声 如影之随形 灼然可见也 以及 体用论 中所言 心易寓物之用 以体为主 然人如 一体一用之常 不知一体百用之变 并体之变 全卦为内 卦内亦不知一用 而互变皆用也 三要十应之卦 外卦也 外亦不一 无非用也 学寓物者 得 体用以为至术 十应则罕有之 后则三要以为全术 且谓体用自体用 三要自 三要 遂以体用决吉凶 以三要为吉凶之兆 孰知三要 十应 体用之致 呜 乎 体用不可无三要 十应不可无体用 体用 三要 十应 理无间然也 如 此者 是谓心易之全术 而可以尽占卜之道也 已将三要十应所代表的外应 占法上升到了 决策吉凶而为体用之致 的位置上 这种说法 本身就与卷一 有冲突之处 之所
15、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现在看到的 新订邵康节先生观 梅拆字数全书 实际上就是三种数术的结合 而卷二中的 三要灵应篇 体 系 实际上是古代流传的逢占之术 成书于公元四二十年左右的刘昞 敦煌实 录 中有一则故事 侯瑾字子瑜 解鸟语 尝出门见白雀与众雀同行 慨然 叹曰 今天下大乱 君子小人相与焉 其中侯瑾所用即为逢占之术 在 这个故事中 侯瑾的预测方法是以白雀代表君子 以众雀代表小人 实与三要 十应论所称的 远取诸物 近取诸身的 以物比类的原则等同 逢占的发展后 期与诸多数术相互接轨 相互融合 宋代的数术易占风水书籍 通玄鬼灵经 通篇即是以 逢占 外应之术观坟望宅的论断 其中 入山观坟 忽闻松涛
16、之音 暗藏杀伐之象 又闻猿啼虎啸之声 似有哀鸣之状 俱非吉兆 应断官灾 是非 离别 疾厄之患 当临期参断 靡不应验 凡登山观地 见高贵珍 重 文书坚固 彼喜庆之类 则以吉断 见破碎微贱之物 则以凶断 或瓦石 草木 金银刀剑之类 人物鸟兽 山林花卉 纸扎竹砖之类 皆可参详 再将 五行生旺 决之必准 实际已与 三要十应论 的理论无甚分别 梅花易数 的作者显然是知道以 梅花易数 中的体用诀来占断误差率 是很高的 因此不得不借用 逢占 的体系来自圆其说 逢占 体系的运用 实际上是单独的法门 其自由度很高 与 梅花易数 的象占之学本身关联并 不是很大 完全可以单独运用 实际上 三要灵应篇 在过去本来也是
17、单篇并 行的 我们知道 一本书的序 应当是列于篇首 但 三要灵应篇 的序是列 于 梅花易数 卷二的 这与一般的著作体例不符 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 三 要灵应篇 本来就是单行的 明初由杨士奇编定的 文渊阁书目 中 于阴阳 之属 先天观梅数 一部一册后单列 三要灵经 一部一册 此 三要灵经 应当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 三要灵应篇 三要灵应篇 所代表的 逢占 体系 实际上将易象占引入到了一个完全无所依归的境地之中 而且并不符合 占断原则 占卜的要求是占测者完全依占卜显象来决断 不能掺杂个人的好恶 因此 易经 中讲 易 无思也 无为也 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宋沈括于其所著 梦溪笔谈 中所述之 今之卜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梅花易数入门学习 梅花易数古籍 梅花易数电子书 梅花易数教程 梅花易数内部资料 梅花易数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