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莘农----针灸临床的选穴处方要点.pdf
《程莘农----针灸临床的选穴处方要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莘农----针灸临床的选穴处方要点.pdf(9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国医大师程莘农针灸临床的选穴处方要点 全网首发 2015 04 22程莘农 针灸临床的选穴处方要点 程莘农 男 汉族 1921 年 8 月出生于江苏淮阴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北京世 针传统医学培训中心名誉主任 教授 博士研究生和师带徒导师 中国工程院院 士 我国著名针灸学专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幼承家学 后于1936 年师从著名老中医温热病专家陆慕韩学习内科和妇科 1948 年获民国考试院中 医师证书 1956 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第一期医本科进修班 1994 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 国家攀登计划之一 经 络的研究 项目首席科学家 在 60 多年从事
2、中医内 妇 针灸医疗活动中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 临床 科研 经验 对中医温热病舌诊有较深的研究 在针灸基础理论研究 针灸选穴 针刺 手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他数十年如一日 勤于临证 钻研古籍 博采众长 主张实践与理论并重 对 内经 难经 等古代中医典籍有所研究 写出 难 经语释 难经概述 等文章 主编了 简明针灸学 中国针灸学 中 英文本 针灸精义 印度印行 英文版 针灸疗法 等十几种论著 在针 灸临证时他重视辨证论治 贯彻理 法 方 穴 术的统一性 针刺手法高超独 特 认为用药用穴都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穴位和中药的作用常有 异曲同工之妙 中医的针灸治疗 虽不同药物治疗 但选穴处方
3、和决定手法的操作 同样的不能 离开 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一一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就是根据中医的理论 阴阳 五行 脏腑 经络学说等 通过望诊 观 察病人的气色 形态 舌苔等 闻诊 听病者的声音 闻气味等 问诊 询 问病史和现状 切诊 诊脉及腹诊 等四诊 来辨别疾病属阴 属阳 属寒 属热 属表 属里 属虚 属实 通过这样的分析 以确定病的部位 性质 辨明症候 然后立法选穴处方 当针 当灸 当补 当泻 进行治疗 但是针灸治疗毕竟不是用药 而是用穴 十四经穴位有三百六十一个 再加一些 经外奇穴 要在短时间内能比较熟练的掌握和运用 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困此 我们在临床上要将选穴处方做好 首先应了解
4、输穴的特点 每一个输穴所 在 部位都可以治疗所在局部的表面 内脏疾患和附近疾患 除此以外 每一个 输穴还有他的不同属性和特性 即是输穴属于哪一条经的在主治上都有他的共同 点 属于哪经的穴都可治它本经的病 另外 每一个输穴在治疗上除共同点外还 有它的特殊作用 下面再分别来回顾 1 十四经输穴共同的主治特点 属于哪一经的输穴在主治方面都有它的共同点 属于哪一经的穴就治哪一经的病 特别是肘膝以下的输穴 现将各经主治特点简介如下 1 1 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输穴主治喉 胸 肺部疾患 手厥阴心包经输穴主治胸 心 胃部疾患及神志病 手少阴心经输穴主治胸 心部疾病及神志病 1 2 手三阳经 手太阳小肠经输穴
5、主治头 项 眼 耳 鼻 喉病 神志病 发热病 治头以 背面为 主 手少阳三焦经输穴主治头 耳 目 喉 胸胁疾患及发热病 治头以侧面为主 手阳明大肠经输穴主治头 面 眼 耳 鼻 喉 齿部疾患及发热病 治头以 正面为 主 1 3 足三阳经 足太阳膀胱经输穴主治眼 鼻 头 项 腰 背 后阴部疾患 神志病及热病 治头身以背面为主 足少阳胆经输穴主治目 耳 鼻 喉 胸胁部疾病及热病 治头身以侧面为主 足阳明胃经输穴主治头 面 鼻 口齿 喉部疾患 神志病 胃肠病 热病 治 头身以正面为主 1 4 足三阴经 太阴脾经输穴主治胃肠疾患及生育 小便疾患 以肠胃疾患为主 足厥阴肝经输穴主治生育 小便及胸胁 目疾
6、以生育小便为主 足少阴肾经输穴主治生育 小便病 又主肠部及咽喉的疾患 1 5 督 任二脉 除了某些穴如关元 气海 人中 百会等穴 具有全身性作用以 外 一般穴的主治皆以治疗局部病为主 2 输穴的特性 包括经外奇穴 一经的输穴在临床主治方面还有其他的特殊作用 如合谷为汗穴 内关为吐穴 丰隆 为痰穴 气海 关元为补元气之穴 足三里为保健穴 人中能开窍 廉泉 治不语等等 例如 经外奇穴 印堂治惊风 太阳治头痛 气喘治喘症等 此外 还有以下几类输穴的特性 络穴 人体的脏腑互为表里 络穴对表里经有联络作用 如因本经疾患而影响 其相 互表里的经脉脏腑时 取用络穴治疗最为恰当 五输穴 五输 井 荥 俞 经
7、合 穴 是以五行学说来表示 每条经脉中数个 输穴的 特性 以应用于临床 同时 根据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的原理在治 疗中应用比较多 穴 原穴是脏腑真气 输注于经络的穴位 故 五脏六腑之病 皆取其原 十二经的原穴在六腑 阳经 系单独存在 在五脏 阴经 则与五输穴中的 俞 士 穴互用 在临床上对脏腑疾患用原穴有较好的效果 郄穴 郄穴指人体经脉中的间隙 为气血汇集之处 如病情较重而急的 针刺 郄穴有疏通气血的显著效果 募穴 募穴是在本脏的经气聚集部位 凡属内脏疾患经久不愈的 募穴有显著 的疗效 背俞穴 背俞穴是内脏之气所输注的孔穴 故亦为治疗脏腑疾患的重要穴位 俞 穴与募穴有阴阳之别 募为阴 俞为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资料 中医针灸学习 灵龟八法针灸资料 传统针灸 道家针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