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法兵书】《群书治要六韬》_电子版书.pdf
《【兵法兵书】《群书治要六韬》_电子版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兵法兵书】《群书治要六韬》_电子版书.pdf(7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 群书治要六韬 群书治要六韬 吕尚 文韬 文韬 文王问于太公曰 贤君治国何如 对曰 贤君之治国 其政平 吏不苛 其赋敛节 其自奉薄 不以私善 害公法 赏赐不加于无功 刑罚不施于无罪 不因喜而赏 不因怒而诛 害民 者有罪 进贤者有赏 后宫不荒 女谒不听 上无淫匿 下无阴害 不供宫室 以费财 不多游观台池以罢民 不雕文刻镂以逞耳目 官无腐蠹之藏 国无流 饿之民也 文王曰 善哉 文王问太公曰 愿闻治国之所贵 太公曰 贵法令之必行 必行则 治道通 通则民大利 大利则君德彰矣 君不法天地而随世俗之所善以为法 故令出必乱 乱则复更为法 是以法令数变 则群邪成俗 而君沉于世 是以 国不免危亡矣 文王曰 愿闻
2、为国之大失 太公曰 为国之大失 作而不法法 国 君不悟 是为大失 文王曰 愿闻不法法 国君不悟 太公曰 不法法则令不行 令不 行则主威伤 不法法则邪不止 邪不止则祸乱起矣 不法法则刑妄行 刑妄行 则赏无功 不法法则国昏乱 国昏乱则臣为变 不法法则水旱发 水旱发则万 民病 不法法则兵革起 兵革起则失天下也 文王问太公曰 人主动作举事善恶 有福殃之应 鬼神之福无 太公 曰 有之 主动作举事 恶则天应之以刑 善则地应之以德 逆则人备之以 力 顺则神授之以职 故人主好重赋敛 大宫室 多游台 则民多病温 霜露 杀 五谷 丝麻不成 人主好田猎罼弋 不避时禁 则岁多大风 禾谷不实 人主好破坏名山 雍塞大川
3、决通名水 则岁多大水 伤民 五谷不滋 人主 好武事 兵革不息 则日月薄蚀 太白失行 故人主动作举事 善则天应之以 德 恶则人备之以力 神夺之以职 如响之应声 如影之随形 文王曰 诚 哉 武王问太公曰 桀纣之时 独无忠臣良士乎 太公曰 忠臣良士 天地之所生 何为无有 武王曰 为人臣而令其主残虐 为后世笑 可谓忠臣良士乎 太公曰 是谏者不必听 贤者不必用 武王曰 谏不听 是不忠 贤而不用 是不贤也 太公曰 不然 谏有六不听 强谏有四必亡 贤者有七不用 武王曰 愿闻六不听 四必亡 七不用 太公曰 主好作宫室台池 谏者不听 主好忿怒 妄诛杀人 谏者不听 主好所爱 无功德而富贵者 谏 者不听 主好财利
4、巧夺万民 谏者不听 主好珠玉 奇怪异物 谏者不听 是谓六不听 四必亡 一曰 强谏不可止 必亡 二曰 强谏知而不肯用 必 亡 三曰 以寡正强 正众邪 必亡 四曰 以直强正众曲 必亡 七不用 一曰 主弱亲强 贤者不用 二曰 主不明 正者少 邪者众 贤者不用 三 曰 贼臣在外 奸臣在内 贤者不用 四曰 法政阿宗族 贤者不用 五曰 以欺为忠 贤者不用 六曰 忠谏者死 贤者不用 七曰 货财上流 贤者不 用 武王伐殷 得二大夫 而问之曰 殷之将亡 亦有妖乎 其一人曰 有 殷国尝雨血 雨灰 雨石 小者如椎 大者如箕 六月雨雪深尺余 其一人曰 是非国之大妖也 殷君喜以人餧虎 喜割人心 喜杀孕妇 喜杀 人父 孤
5、人之子喜夺 喜诬 以信为欺 欺者为真 以忠为不忠 忠谏者死 阿谀者赏 以君子为下 小人为上 急令暴政 好田猎 出入不时 喜治宫室 修池台 日夜无已 喜为酒池肉林糟丘 而牛饮者三千余人 无长幼之序 贵 贱之礼 喜听谗用举 无功者赏 无德者富 所爱专利而擅令 无礼义 无忠 信 无圣人 无贤士 无法度 无升斛 无尺丈 无称衡 此殷国之大妖也 武韬 武韬 文王在岐周 召太公曰 争权于天下者 何先 太公曰 先人 人 与地称 则万物备矣 今君之位尊矣 待天下之贤士 勿臣而友之 则君以得 天下矣 文王曰 吾地小而民寡 将何以得之 太公曰 可 天下有地 贤 者得之 天下有粟 贤者食之 天下有民 贤者收之 天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八大兵书 兵法兵书兵策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历代风云人物 中国将帅全传 古代兵法书籍 古代兵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