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方药的寒温并用配伍机理_中医入门方书籍_电子版书.pdf
《《伤寒论》方药的寒温并用配伍机理_中医入门方书籍_电子版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方药的寒温并用配伍机理_中医入门方书籍_电子版书.pdf(2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第 1 0卷第 8期 2 0 0 8年8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 OI I R NA I OF L I A ON G UN I V ER S nY OF T C M V0 1 1 0 No 8 A u g 2 0 0 8 伤寒论 方药的寒温并用配伍机理 李宇铭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香港 摘要 伤寒论 中 有不少方剂 是寒凉药与温热药同时使用 寒温并用 是张仲景用药的一大特色 论述 伤 寒论 中方药寒温并用的配伍 目 的 并略举数例分析其配伍机理 关键词 寒温并用 寒热错杂 伤寒论 经方 机理 中图分类号 R 2 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8 4 2 x 2 o o
2、 8 o 8 0 0 1 9 0 2 常 言 伤 寒 论 详 于 寒 而 略 于 温 善 用 温 热 药 而 少 用 寒 凉 药 这 虽 是 不 争 的 事 实 可 是 伤 寒 论 中不 少 的方剂 更 是 寒 凉药 与 温热药 同时使 用 寒温 并用 成 为 了张 仲景用 药 的一 大特 色 值得 我 们研 究学 习 以下 首 先 探讨 伤寒 论 中方 药寒 温 并用 的配伍 目的 1寒 温 并 用 配 伍 目的 寒 温并 用 即是 指 在 同一 方剂 中 同时使 用 寒 性 与温性 类药 物 以达 到某 种治疗 目的的配 伍方 法 其 实寒 温 并用 的方 剂 十分 多 而 仲景 方 则是
3、 其 组 方 的始祖 以下浅述 伤寒论 中寒 温并用 的配伍 目的 1 1 调和寒 热 夹杂若 证 情 出现 寒热 夹 杂 寒 热并 见 则 需要 寒温 并 调 同时使 用寒性 与 温性药 物 在 伤寒 论 中这 种 情 况 有 不 少 例 如 中焦 寒 热错 杂 的痞 证 用 半 夏 泻 心 汤 热 痞 兼 见 阳虚 则 用 附 子 泻 心 汤 中虚 寒 更甚 胸 中有 邪热 上 热下 寒 则用 黄 连 汤 外 寒 内热 用 大 青龙 汤 湿 热兼 表 发 黄 用 麻 黄 连 翘 赤小 豆 汤表 里 双解 肝 胃热脾 肠寒 的上 热下 寒证 用 乌梅 丸 胃热脾 寒 用 干姜 芩 连人 参
4、汤 肺 热脾 寒 用麻 黄 升麻 汤 等 等 以上 各方 均 是寒 温 并 用 似乎 寒热部 位不 同而选用 不 同药 物 1 2顺应 生理特 点 除 了上 述 寒热 夹 杂 的证 情外 寒温并 用 能够顺 应生 理 特点 调整脏 腑 的生理 功能 例 如小柴胡 汤顺 应少 阳枢 机 而寒 热并 用 辛开 苦 降 疏通 气 机 半夏 泻 心 汤顺 应脾 胃的 升降 而寒 温 同调 以辛 开 苦降 麻 杏 甘石 汤 以麻 黄 石 膏寒 温 并用 协 同宣肺 泄 热 栀 子豉 汤 的栀 子 豆豉 一 清一 宣 使胸 隔气 机 宣 畅 热 郁 得 解 炙 甘 草 汤 以 甘 凉 养 阴药 中 配 伍
5、 辛温 药 通 利 血 脉 以通 为 补 使 阴 阳双 补 的缓 补得 以提 高疗 效 以上 这 些方剂 均是 利用 寒温 并用 的配 伍 以顺 应 其生 理特 点 1 3 去性存 用 在大 队温性 药 物 中加入 寒 凉药 去 其 寒 性 而 取其 功用 相 反 在 大 队寒 性 药 物 中加 温 热 药 去 其 温 性 而 取 其 功 用 是 谓 去 性 存 用 前 者 如桂枝 汤 中辛温 的桂 枝 生姜 配伍 微寒 的芍 药 以 敛 阴 白通加 猪 胆 汁汤 的附子 干姜 大热 药 中 加 人 尿 猪 胆 汁等寒 凉 药 以 反佐 后 者 如桃 核 承 气 汤 中 大量 苦 寒 泻 热
6、药 中配 少 量 辛 温 的桂 枝 以温通 经 脉 助 t 4 活 血 祛 瘀 麻 杏 甘 石 汤 中 大 量石 膏 配 麻 黄 去 其 热 性 而取 其 平 喘宣 肺 的作 用 栀 子豉 汤 的栀 子 配 少量 豆 豉 以宣透 邪 热等 1 4佐 药配伍在 温热 方 中配 伍少 量 微寒 药 如 真 武 汤 中配伍 芍药 以 防附 子 干 姜 温 热太 过 或 在 清 热方 中配伍 少量 微 温 药 如 调 胃承 气 汤配 伍 微 温 的 炙 甘草 以 防苦寒 伤 胃等 均属 佐 制范 畴 能减缓 君 臣 药 的毒 性 或烈性 四逆 汤类 方加 猪胆 汁 的配伍 属 反 佐 药性 相 反 而
7、又能 在 治疗 中起相 成作 用 1 5 重 视 正气仲景 重视 扶 正 保 气 存 津是 贯 穿 整 个 伤寒 论 的思 想 既 使 用寒 凉 药 也 常 常 配 伍 甘 温 药 以 防伤 正 如 白虎 加 人参 汤 中配粳 米 炙 草 人 参 小 柴 胡 汤 半夏 泻 tL 汤 竹 叶石 膏 汤等 方 配 伍人 参 炙 草 大枣 等 相 反 即使 用 温热 药 也 常 配 伍少 量微 寒 药 以佐 制 减 缓 其燥 热 伤 津 如 桂枝 汤 真武 汤 中使用 芍 药 2 伤 寒 论 中寒 温 并 用 配 伍 举 例 从 上 述 所 见 仲景 寒 温 并 用 的配 伍 应 用 十分 广 泛
8、而灵活 以下 略述其 中主要 的药对 与 方剂 并 讨论 其 配 伍机 理 2 1 芍 药桂 枝 配伍芍 药 与桂 枝 是 伤 寒 论 中十 分 常 用 的 配 伍 是 桂 枝 类 方 的重 要 部 分 虽 然 神 农 本 草经 载芍 药 味 苦性 平 但 后 世 认 为 白芍 昧酸 苦甘 性微 寒 桂枝 芍 药配 伍勉 强也 可说 是寒 温 并用 的药 对 在桂 枝 汤 中配 伍 微寒 药 这 跟 其 他 辛 温发 汗 的方药 不 同 并 非单 纯 的辛 温发 汗 而是使 散 中有 收 收敛 营 阴 并 防发 汗 太 过 不 单 适 用 于 中风 表虚 证 而且 能广 泛适 用 于营卫 不
9、和 的病 证 中 如 果 芍 药 用 量 加 倍 桂 枝 芍 药 比例 为 1 2的桂 枝 加 芍药 汤 中 加 强 了芍药 破泄 营气 的作用 能 通络 行 气 止 痛 与 桂 枝 配伍 则 达 到 温通 和脾 调 和营 卫 治 疗太 阴气滞 络瘀 的腹痛 证 2 2石 膏麻 黄 配伍石 膏 与麻 黄是 伤 寒论 中典 型 的寒 温 配 伍 石 膏 的 辛甘 寒 加 上 麻 黄 的辛 温 在 不 同用量 上 能达 到不 同治疗 目的 例 如在 大青龙 汤 中六 两麻 黄配 上 少量 如鸡 子 大 石 膏 可发 散 风寒 收稿 日期 2 0 0 8 0 2 1 8 作者简介 李宇铭 1 9 8
10、 1 一 男 香港人 注册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仲景学说研究 维普资讯 第 1 0卷第 8期 2 0 0 8年 8月 辽宁中医药大掌掌报 J OURNAL oF LI AONI NG UNI VERSI TY OF TCM V0 1 1 O No 8 Au g 2 0 0 8 历史不孕医案经验集锦 杨允 杨大鹏 何新慧 1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伤寒论教研室 上海 2 0 1 2 0 3 2 沈阳市东陵区杨大鹏中医诊所 辽宁 沈阳 1 1 0 0 1 5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 1 8本医案中不孕医案的整理 得 出历代医家对不孕证的脉证分析 用药以及预后判断 从而为当前不孕证诊治提供可借
11、鉴的珍贵经验 方法 运用教研室自制 医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 检索出以 不孕 为症状的医案2 O例 进行归类 结果 总结得到不孕病因3种 从金元到现代 8 位 医家诊治经验 结论 3位医家 认为不孕以月经不调为主诉 5位医家提到脉诊在诊断与预后判断有意义 其中2位以尺脉强弱判断是否为有子之 候 4住 医家治疗不孕选用四物 汤为主方 关键词 不孕 医案 经验 中图分类号 R 2 7 1 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8 4 2 X 2 0 0 8 0 8 0 0 2 0 0 0 Es s e n t i a l S e l e c t i o n s o f Ex p e r 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经典 中医典藏版 内经 明清医学全书 中医四大经典 中医大辞典 唐宋金元中医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