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冯世纶伤寒应用_中医养生学习_电子版书.pdf
《[中医]冯世纶伤寒应用_中医养生学习_电子版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冯世纶伤寒应用_中医养生学习_电子版书.pdf(51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冯世纶教授伤寒临床纲要前言 一 冯世纶教授伤寒临床纲要前言 一 冯世纶教授伤寒临床纲要冯世纶简介冯世纶 冯世纶教授伤寒临床纲要冯世纶简介冯世纶 1965 年毕业于北京中医 药大学中医系 当年被分配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工作 最初受 教于董建华 赵绍琴 张志纯老师 半年后师承于胡希恕老师 业余时 间听取讲授 伤寒论 对胡希恕老师以八纲释六经 不以脏腑经络讲 伤寒 有所了解 年毕业于北京中医 药大学中医系 当年被分配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工作 最初受 教于董建华 赵绍琴 张志纯老师 半年后师承于胡希恕老师 业余时 间听取讲授 伤寒论 对胡希恕老师以八纲释六经 不以脏腑经络讲 伤寒 有所了解
2、 1966 至至 1967 年到延庆巡回医疗 用经方得心应 手 体悟到经方的优越性 年到延庆巡回医疗 用经方得心应 手 体悟到经方的优越性 70 年代担负中医内科教学 实习 编写教 材中 及担负防治气管炎 痹症科研中 亦常试用经方 年代担负中医内科教学 实习 编写教 材中 及担负防治气管炎 痹症科研中 亦常试用经方 70 代末期至代末期至 8 0 年代初期再次听取胡希恕老师讲授 伤寒论 并录音 整理资料力 争出版 但只是争得了部分临床经验刊出 年代初期再次听取胡希恕老师讲授 伤寒论 并录音 整理资料力 争出版 但只是争得了部分临床经验刊出 1983 年调任至卫生部中日 友好医院工作 更重视经方
3、考证 撰写了 伤寒论 溯源 伤寒论 与 马王堆汉墓帛书 和 内经 等论文 年调任至卫生部中日 友好医院工作 更重视经方考证 撰写了 伤寒论 溯源 伤寒论 与 马王堆汉墓帛书 和 内经 等论文 1991 年在香港出席中日学 术会议讲 年在香港出席中日学 术会议讲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受到国内外好评 受到国内外好评 1994 年几经努力主 编的 经方传真 终于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并于 年几经努力主 编的 经方传真 终于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并于 1997 年主编出 版了 古今养生法 年主编出 版了 古今养生法 500 种 种 1998 2000 年曾赴瑞士巴登中医治疗中 心工作
4、 其间再次整理胡希恕先生对 伤寒论 和 金匮要略 全文的 研究 为 中国汤液经方 一书的出版做好了充沛准备工作 年曾赴瑞士巴登中医治疗中 心工作 其间再次整理胡希恕先生对 伤寒论 和 金匮要略 全文的 研究 为 中国汤液经方 一书的出版做好了充沛准备工作 2001 年 应中医管理局之约 主编出版了 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胡希恕 年 应中医管理局之约 主编出版了 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胡希恕 200 4 年出版了 张仲景用方解析 年出版了 张仲景用方解析 2005 年倡导学经方要学 伤寒论 原文 并在北京中道堂讲授 伤寒论 原文 该年终于出版了 中国汤 液经方 年倡导学经方要学 伤寒论 原文 并在北京中
5、道堂讲授 伤寒论 原文 该年终于出版了 中国汤 液经方 2006 年出版了 解读张仲景医学 年出版了 解读张仲景医学 2006 年年 6 月应宁波 中医学会邀请 月应宁波 中医学会邀请 2006 年年 12 月应南京中医药大学邀请讲授经方研究经月应南京中医药大学邀请讲授经方研究经 验 受到中医界关注 爱好经方者开辟网站 传承 探讨胡希恕先生学 术观点 验 受到中医界关注 爱好经方者开辟网站 传承 探讨胡希恕先生学 术观点 2007 年出版了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年出版了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胡希恕 先生学术思想得到较全面传承 胡希恕 先生学术思想得到较全面传承 道解惑话经方道解惑话经方 访冯世纶
6、教授黄访冯世纶教授黄 波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冯世伦教授是 我国著名的伤寒学者和经方临床家 先后师承董建华 赵绍琴 胡希恕 等著名老中医 冯先生教学 临床近半个世纪 专注于经方研究 整理 总结了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的研究成果 并考证了经方的理论体 系 著作颇丰 为中医界所敬仰 南京中医药大学冯世伦教授是 我国著名的伤寒学者和经方临床家 先后师承董建华 赵绍琴 胡希恕 等著名老中医 冯先生教学 临床近半个世纪 专注于经方研究 整理 总结了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的研究成果 并考证了经方的理论体 系 著作颇丰 为中医界所敬仰 2006 年年 12 月 应南京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月 应南京中医药大学
7、文献研究所 中医药文献在我心中中医药文献在我心中 活动的邀请 冯世伦教授来作了两场精彩的报告 晚上报告结束后 我 们有幸到冯教授下榻的宾馆拜访 冯教授娓娓而谈 启迪后学 对众多 学生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阐发观点 或分析 或引据 或举例 生动形象 地解开了我们在读张仲景医学时遇到的诸多疑问 活动的邀请 冯世伦教授来作了两场精彩的报告 晚上报告结束后 我 们有幸到冯教授下榻的宾馆拜访 冯教授娓娓而谈 启迪后学 对众多 学生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阐发观点 或分析 或引据 或举例 生动形象 地解开了我们在读张仲景医学时遇到的诸多疑问 有是证 用是方冯世伦教授认为 伤寒论 是症状反应学 方证就是用 某方的症状综合
8、群 如桂枝汤的方证是 有是证 用是方冯世伦教授认为 伤寒论 是症状反应学 方证就是用 某方的症状综合群 如桂枝汤的方证是 发热 汗出 恶风 脉浮缓发热 汗出 恶风 脉浮缓 等 如果患者于某时某地反应出此方证 为用方提供了上述合适的依据 时均可使用桂枝汤治疗 这种以方名证的形成 是古人长期医疗经验的 总结 是经方发展的特点 也是构成 伤寒杂病论 的主要内容和理论 体系的特点 经方方证即为人体患病后常见症状的规律反应 等 如果患者于某时某地反应出此方证 为用方提供了上述合适的依据 时均可使用桂枝汤治疗 这种以方名证的形成 是古人长期医疗经验的 总结 是经方发展的特点 也是构成 伤寒杂病论 的主要内
9、容和理论 体系的特点 经方方证即为人体患病后常见症状的规律反应 辨方证是一种朴素的 对应性很强的 凝聚了古人几千年临床经验的辨 证方法 有规律可寻 具有可操作性 凡是疾病表现与原文相符 即可 辨方证是一种朴素的 对应性很强的 凝聚了古人几千年临床经验的辨 证方法 有规律可寻 具有可操作性 凡是疾病表现与原文相符 即可 用原文所提之方治疗 这种通过选择 辨别然后确认 以期找到适于病 情之方的过程 称为辨方证 此谓 用原文所提之方治疗 这种通过选择 辨别然后确认 以期找到适于病 情之方的过程 称为辨方证 此谓 有是证 用是方有是证 用是方 少阴病为表阴证少阴病为表阴证 先辨六经 继辨方证先辨六经
10、继辨方证 冯教授将伤寒六经病以阴阳和 表里分为表阳证 太阳病 表阴证 少阴病 里阳证 阳明病 里阴证 太阴病 半表半里阳证 少阳病 和半表半里阴证 厥阴病 冯教授将伤寒六经病以阴阳和 表里分为表阳证 太阳病 表阴证 少阴病 里阳证 阳明病 里阴证 太阴病 半表半里阳证 少阳病 和半表半里阴证 厥阴病 少阴病之为病 脉微细 但欲寐也少阴病之为病 脉微细 但欲寐也 为少阴病提纲证 少阴病以八纲解 当为表阴证 与太阳病之表阳证相对应 此为邪在表而呈虚寒一类的证 候 并将 伤寒论 第 为少阴病提纲证 少阴病以八纲解 当为表阴证 与太阳病之表阳证相对应 此为邪在表而呈虚寒一类的证 候 并将 伤寒论 第
11、7 条条 病有发热恶寒者 发阳也 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 病有发热恶寒者 发阳也 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 视为少阴病的辅助提纲证 将视为少阴病的辅助提纲证 将 无热恶寒无热恶寒 作为少阴病作为少阴病 脉微 细 但欲寐 脉微 细 但欲寐 的补充 的补充 单纯少阴病之单纯少阴病之 脉微细脉微细 是相对于太阳病脉浮或紧或缓而言 纯少阴病之是相对于太阳病脉浮或紧或缓而言 纯少阴病之 脉微细脉微细 时亦当为浮 然而少阴病因气血俱衰 故而脉虽浮但微细 治 疗时以发汗然不能太过 同时必须配以附子甘草等温性亢奋 强壮之品 而麻黄附子细辛汤之 时亦当为浮 然而少阴病因气血俱衰 故而脉虽浮但微细 治 疗时以发汗然不能
12、太过 同时必须配以附子甘草等温性亢奋 强壮之品 而麻黄附子细辛汤之 脉沉脉沉 者 当为少阴合并痰饮之证 或素有痰饮者 出现表邪为水饮所郁而化热的少阴证 故在微发汗的同时加强壮之附 子 温化痰饮之细辛 以此亦可理解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 汤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等为少阴病范畴 者 当为少阴合并痰饮之证 或素有痰饮者 出现表邪为水饮所郁而化热的少阴证 故在微发汗的同时加强壮之附 子 温化痰饮之细辛 以此亦可理解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 汤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等为少阴病范畴 专病专方专病专方 不可取对于专病用专方治疗方法 冯教授的态度是否定的 他说 疾病本身并非一成不变
13、每种疾病都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 不同阶段证是需要辨别的 即便是疾病各个阶段的症状相对稳定 人亦 有不同 则用方不可能完全相同 以专方治疗专病违背中医学规律 将 贻害无穷 冯教授曾亲眼见过曾有医生治疗咳喘病患者 病人已出现心 不可取对于专病用专方治疗方法 冯教授的态度是否定的 他说 疾病本身并非一成不变 每种疾病都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 不同阶段证是需要辨别的 即便是疾病各个阶段的症状相对稳定 人亦 有不同 则用方不可能完全相同 以专方治疗专病违背中医学规律 将 贻害无穷 冯教授曾亲眼见过曾有医生治疗咳喘病患者 病人已出现心 功能不全 汗多脉促 无麻黄证而仍用麻黄剂治疗后惨死的悲剧 也曾 见过
14、陈慎吾老母肺炎出现可下之证时胡希恕先生用泻下剂而愈的事实 冯教授认为医者当根据不同的症状来辨六经 辨方证 及时调整处方 功能不全 汗多脉促 无麻黄证而仍用麻黄剂治疗后惨死的悲剧 也曾 见过陈慎吾老母肺炎出现可下之证时胡希恕先生用泻下剂而愈的事实 冯教授认为医者当根据不同的症状来辨六经 辨方证 及时调整处方 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 对于某些学术会议只知道介绍某张 秘方治疗什么病 而对于 伤寒论 则知之甚少 对伤寒论学说的临床 地位和作用不能认识的现象 冯教授感到遗憾 对于某些学术会议只知道介绍某张 秘方治疗什么病 而对于 伤寒论 则知之甚少 对伤寒论学说的临床
15、地位和作用不能认识的现象 冯教授感到遗憾 腹诊虽客观 辨证腹诊虽客观 辨证 需全面腹诊并非日本人独创 冯教授说 腹诊属于中医切诊的一部分 其重要作用历代大家均有认识 伤寒论 中就有 需全面腹诊并非日本人独创 冯教授说 腹诊属于中医切诊的一部分 其重要作用历代大家均有认识 伤寒论 中就有 心下急心下急 心下痞心下痞 等 张仲景用词十分讲究 此何以知等 张仲景用词十分讲究 此何以知 急急 知知 痞痞 通过腹诊 腹诊能直接 迅速 客观地反映人的生理病理变化 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 日本人特别重视和强调腹诊 这确是事实 腹诊 对于某些方证的把握的确有效 但并非每方必有腹诊 更非单凭腹诊而 处方 冯教授举例
16、说 日本医家将八味丸的 通过腹诊 腹诊能直接 迅速 客观地反映人的生理病理变化 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 日本人特别重视和强调腹诊 这确是事实 腹诊 对于某些方证的把握的确有效 但并非每方必有腹诊 更非单凭腹诊而 处方 冯教授举例说 日本医家将八味丸的 少腹不仁少腹不仁 的腹诊描述为耻 骨上至脐有铅笔芯样感觉 此形象而容易把握 但将沿肋弓往下按出现 的不适感称为胸胁苦满征 并且将其分为 级 据此用不同的柴胡类方 就有不妥 殊不知 沿肋弓往下按的不适感并非柴胡剂存在 其中亦有 用大小陷胸汤的可能 另外胸胁苦满很多情况下还包括患者的主观感受 在内 并非完全是客观指征 冯教授认经方辨证重要的是讲求综合的症
17、 状反应 要靠整体的判断 对于腹诊的价值不能夸大 的腹诊描述为耻 骨上至脐有铅笔芯样感觉 此形象而容易把握 但将沿肋弓往下按出现 的不适感称为胸胁苦满征 并且将其分为 级 据此用不同的柴胡类方 就有不妥 殊不知 沿肋弓往下按的不适感并非柴胡剂存在 其中亦有 用大小陷胸汤的可能 另外胸胁苦满很多情况下还包括患者的主观感受 在内 并非完全是客观指征 冯教授认经方辨证重要的是讲求综合的症 状反应 要靠整体的判断 对于腹诊的价值不能夸大 六经辨证的扩展运用冯教授认为张仲景六经辨证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 系 后世的一些良方 总的来说没有离开仲景六经辨证的范畴 所以对 于一些后世良方也可纳入伤寒六经辨证的范畴
18、中 如补中益气汤属于少 六经辨证的扩展运用冯教授认为张仲景六经辨证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 系 后世的一些良方 总的来说没有离开仲景六经辨证的范畴 所以对 于一些后世良方也可纳入伤寒六经辨证的范畴中 如补中益气汤属于少 阳病 半表半里的阳证 方 其中的柴胡甘草可证 同时升麻乃苦寒之 品 有发散疮疡 清热解毒之功效 与小柴胡汤中的黄芩有相似之处 因出现乏力消瘦等虚弱症 故方中用人参 黄芪 当归 白术以益气养 血 入陈皮以防虚不受补 另有后世王清任名方血府逐瘀汤 此亦为王 氏据仲景之意而制 乃治疗气滞伴有血瘀之证 阳病 半表半里的阳证 方 其中的柴胡甘草可证 同时升麻乃苦寒之 品 有发散疮疡 清热解毒之
19、功效 与小柴胡汤中的黄芩有相似之处 因出现乏力消瘦等虚弱症 故方中用人参 黄芪 当归 白术以益气养 血 入陈皮以防虚不受补 另有后世王清任名方血府逐瘀汤 此亦为王 氏据仲景之意而制 乃治疗气滞伴有血瘀之证 短暂的访谈 我们感受到了冯老对中医学经方事业的热爱 感受到了他 那经方家的谦逊和朴实 更感受到了他对后辈的关爱和所寄予的殷切希 望 短暂的访谈 我们感受到了冯老对中医学经方事业的热爱 感受到了他 那经方家的谦逊和朴实 更感受到了他对后辈的关爱和所寄予的殷切希 望 登堂躬亲继承登堂躬亲继承冯世纶教授伤寒临床纲要 二 慢性肾炎如何辨治冯世纶教授伤寒临床纲要 二 慢性肾炎如何辨治慢性肾炎如 何辨治
20、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 临床以水肿 蛋白尿 血尿 管 型尿 高血压等为常见症状 根据病理诊断可分为系膜增殖性肾炎 膜 性肾病 膜增殖性肾炎 局灶性肾小球硬化及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等 我 国以系膜增殖性肾炎最多见 慢性肾炎如 何辨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 临床以水肿 蛋白尿 血尿 管 型尿 高血压等为常见症状 根据病理诊断可分为系膜增殖性肾炎 膜 性肾病 膜增殖性肾炎 局灶性肾小球硬化及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等 我 国以系膜增殖性肾炎最多见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 也可见于其他年龄 病情多长年迁延不愈 多伴有 肾功能减退或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 预后较差 宜早期诊治 中 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特长 并不是一
21、方专治 而是根据不同时期 不同症 状用不同方药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 也可见于其他年龄 病情多长年迁延不愈 多伴有 肾功能减退或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 预后较差 宜早期诊治 中 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特长 并不是一方专治 而是根据不同时期 不同症 状用不同方药 淘宝淘宝团购 团购 马上去看看马上去看看吧吧 一 外邪里饮表证实 祛邪利水炎可消有关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报 道很多 全国性学术会议也多次召开 普遍认为 该病多属 一 外邪里饮表证实 祛邪利水炎可消有关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报 道很多 全国性学术会议也多次召开 普遍认为 该病多属 正虚邪实 脾肾损伤为主 正虚邪实 脾肾损伤为主 惜治疗上多重于补
22、虚 略于祛邪 惜治疗上多重于补虚 略于祛邪 其实该病在古代即是常见病 古代医家已积累了宝贵经验 最重视祛邪 治疗 如 金匮要略 其实该病在古代即是常见病 古代医家已积累了宝贵经验 最重视祛邪 治疗 如 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篇 记载 水气病脉证并治篇 记载 里水者 一身面目黄 肿 其脉沉 小便不利 故令病水 越婢加术汤主之 里水者 一身面目黄 肿 其脉沉 小便不利 故令病水 越婢加术汤主之 慢性肾炎最常 出现面目及周身浮肿 小便不利 脉浮 口不渴或脉沉 口渴等症 辨 证当为表邪实而里饮盛 为越婢加术汤的适应证 药用麻黄 慢性肾炎最常 出现面目及周身浮肿 小便不利 脉浮 口不渴或脉沉 口渴等症
23、 辨 证当为表邪实而里饮盛 为越婢加术汤的适应证 药用麻黄 18g 生姜 生姜 12g 大枣 大枣 4 枚 炙甘草枚 炙甘草 6g 苍术 苍术 18g 生石膏 生石膏 45g 本方适证应用 不但能改善临床症状 且能消除尿蛋白 改善肾功 且不可视药味少 药平淡而妄加药味 药量 画蛇添足 但如咳嗽 咽痛明显者 可加杏 仁 桔梗 半夏等 尿血者 可加白茅根 阿胶 生地黄炭等 有是证 用是方 经方之旨也 又病不论长久 冬夏 春秋 皆可出现外邪实于 表 内饮盛于里之证 治当解表利水祛邪为务 且不可过早用补 闭门 留寇 本方适证应用 不但能改善临床症状 且能消除尿蛋白 改善肾功 且不可视药味少 药平淡而妄
24、加药味 药量 画蛇添足 但如咳嗽 咽痛明显者 可加杏 仁 桔梗 半夏等 尿血者 可加白茅根 阿胶 生地黄炭等 有是证 用是方 经方之旨也 又病不论长久 冬夏 春秋 皆可出现外邪实于 表 内饮盛于里之证 治当解表利水祛邪为务 且不可过早用补 闭门 留寇 二 外邪里饮表气虚 固表利水治当时慢性肾炎不论新久 又可常见四 肢浮肿 下肢为重 自感身重 汗出恶风 二 外邪里饮表气虚 固表利水治当时慢性肾炎不论新久 又可常见四 肢浮肿 下肢为重 自感身重 汗出恶风 此也为外邪里饮之证 但表气已虚 故治疗以固表利水为法 宜用防己 黄芪汤 药用防己 此也为外邪里饮之证 但表气已虚 故治疗以固表利水为法 宜用防己
25、 黄芪汤 药用防己 12g 生黄芪 生黄芪 15g 苍术 苍术 12g 生姜 生姜 10g 炙甘草 炙甘草 6 g 大枣 大枣 4 枚 有报道黄芪可消尿蛋白 这里的生黄芪是用于固表 与 它药配伍旨在利水祛邪实 无表虚者当慎用之 如身疼 肢冷明显者 可加茯苓 附子等 枚 有报道黄芪可消尿蛋白 这里的生黄芪是用于固表 与 它药配伍旨在利水祛邪实 无表虚者当慎用之 如身疼 肢冷明显者 可加茯苓 附子等 三 血虚水盛病厥阴 养血利水正能康当慢性肾炎浮肿不甚 而见乏力 腰背 胸胁酸痛 头晕心悸 咽干心烦 眠差多梦等症 此表里邪不明 显 而现半表半里阴证 即为厥阴病兼见血虚水盛 治以温阳化饮 和 解厥阴
![[中医]冯世纶伤寒应用_中医养生学习_电子版书.pdf_第1页](https://www.5shubook.com/fileroot1/2020-4/30/ffb78097-e154-4813-9209-21251defe786/ffb78097-e154-4813-9209-21251defe7861.gif)
![[中医]冯世纶伤寒应用_中医养生学习_电子版书.pdf_第2页](https://www.5shubook.com/fileroot1/2020-4/30/ffb78097-e154-4813-9209-21251defe786/ffb78097-e154-4813-9209-21251defe7862.gif)
![[中医]冯世纶伤寒应用_中医养生学习_电子版书.pdf_第3页](https://www.5shubook.com/fileroot1/2020-4/30/ffb78097-e154-4813-9209-21251defe786/ffb78097-e154-4813-9209-21251defe786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养生书籍 综合养生教程 功夫体操 男性养生 饮食健康 女性养生 饮食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