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藏)轩辕黄帝传-唐-佚名(www.5shubook.com).txt
《(历藏)轩辕黄帝传-唐-佚名(www.5shubook.com).tx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藏)轩辕黄帝传-唐-佚名(www.5shubook.com).txt(6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考证:轩辕黄帝传是现存最完整的黄帝传记,唐初避讳,反映唐代制度,并且武周时就有人引用过,实即增广此书而成。清初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南宋之作。轩辕本纪使用故。轩辕黄帝传成书年代当不晚于唐初。 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之次子也。其母西桥氏女,名附宝,瞑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附宝感之而有娠。以枢星降,又名天枢。怀二十四月,生轩辕于寿丘。 有熊:在河南新郑县。 寿丘:地名,或说在鲁东门之外。 帝生而神灵,幼而徇齐,弱而能言,长而敦敏,成而聪明。龙颜日角,河目隆颡,苍色,大肩。始学于项,长于姬水。帝年十五,心虑无所不通,初受国干有熊,袭封君之地。以制作轩冕,乃号轩辕。以土德王,曰黄帝。得苍龙,
2、辨乎东方;得祝融,辨乎南方;得大封,辨乎西方;得后土,辨乎北方。 徇疾:周遍敏捷。 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生二子:玄嚣、昌意。初,喜天下之戴已也,养正娱命,自取安而顺之,为鸿黄之代,以一民也。时,人未使而自化,未赏而自劝,其心愉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谓太清之始也。耕者不侵畔,渔者不争岸,抵市不预价,市不闭鄙,商旅之人相让以财,外户不闭,是谓大同。帝理天下十五年,忧念黎庶之不理,竭聪明,进智力,以营百姓,具修德也。考其功德,而务其法教。时,元妃西陵氏始养蚕为丝。 鸿黄:洪荒。 愉而不伪;舒畅而无虚假。 乃有天老、五圣以佐理化。帝取伏羲氏之卦象,法而用之。据神农所重六十四卦之义,帝乃作
3、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重卦之义也。时有臣曹胡造衣,臣伯余造裳,臣于则造履,帝因之作冠冕,始代毛革之弊,所谓黄帝垂衣裳而天下理。因以别尊卑,今男女异处而居,取法乾坤天尊地卑之义。帝见浮叶方为舟,即有共鼓、化狄二臣作舟楫,所谓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也。盖取诸涣。涣,散也,物大通也,所以济不通也。帝又观转蓬之象以作车。 涣:指易之涣卦。 蓬:蓬草,其花风吹而飘,如轮旋转。 时有神马出生泽中,因名泽马,一曰吉光,一曰吉良,出大封国。文马缟身朱鬃,乘之寿千岁,以圣人为政,应而出。又有腾黄之兽,其色黄,状如狐,背上有两角,龙翼,出日本国,寿二千岁。黄帝得而乘之,遂周游六合,所谓八翼之龙游天下也。故迁徒往来无
4、常。 大封国:毫州东左国。 腾黄:又称乘黄、飞黄、古黄、翠黄。 寿二千岁:依上文,意为人乘之寿二千岁。 帝始教人乘马,有臣胲作服牛以用之。世本云:“所谓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取诸随。”得随所宜也。有臣黄雍父始作舂,所谓“断木为杵,掘地为臼”,以济万人,取诸小过者,过而通也。帝作灶以著经,始今铸釜造甑,乃蒸饭而烹粥,以易茹毛饮血之弊。有臣挥始作弓,臣夷目作矢,所谓“弦木为弧, 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以取诸睽,乖也,制不顺也。帝始作屋,筑宫室以避寒暑燥湿谓之宫。宫言处于中也,所谓“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取诸大壮,大者壮也。帝又令筑城邑以居之,始改巢居穴处之弊。又“重门击柝,以待暴客”,以取
5、诸豫,备不虞也。又易古之衣薪,葬以棺椁,以取诸大过。有服斋于宫中,于洛水上坐玄扈石室,与容光等内观。忽有大鸟衔图置于帝前。帝再拜受之。是鸟状如鹤,而鸡头、燕喙、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体备五色,三文成字。首文日慎德,背文曰信义,膺文曰仁智。天老曰:“是鸟麟前、鹿后、蛇颈,背有龙文,履正,尾系武。九苞:一、口包命,二、心合度,三、耳聪达,四、舌屈伸,五、采色备,六、冠短丹,七、距锐钩。八、音激扬,九、腹户行。一名鸥,其雄曰凤,其雌曰凰,高五六尺。朝鸣曰登晨,昼鸣曰上祥,夕鸣曰归昌, 鸣曰固常,夜鸣曰保长,皆应律吕。见则天下安宁。”黄帝曰;“是鸟遇乱则去居九夷矣。出于东方君子之国,又出丹穴之山。”
6、有臣沮诵、苍颉观鸟兽以作文字,此文字之始也。 随:指易之随卦。 小过:指易之小过卦。 暌:指易之睽卦。 大壮:指易之大壮卦。 豫:指易之豫卦。 大过:指易之大过卦。 九苞:九盛,九种吉祥的征兆。 帝修德义,大理天下。乃召天老谓之曰:“吾梦两龙挺白图出于河,以授予。敢问于子。”天老对曰:“此河图洛书将出之状。天其授帝乎,试斋戒观之。”黄帝乃斋于宫中,衣黄服,戴黄冕,驾黄龙之乘,载交龙之旅,与天老、五圣游于河洛之间,求梦未得。帝遂沉壁于河,及大雾三日,又至翠妫之泉,有大鲈鱼溯流而至。杀三牲以醮之,即甚雨七日七夜,有黄龙负图而出于河。帝谓天老、五圣曰:“子见河中者乎?”天老、五圣乃前,跪受之。其图五
7、色毕具,白图兰叶而朱文,以授黄帝,乃舒视之,名曰录错图。令侍臣写之以示天下。黄帝曰:“此谓之河图书:”是岁之秋也,帝既见龙风云图书、苍颉之文,即制文字,始代结绳之政,以作书契,盖取夬。夫,决也,决断为事。于是黄帝定百物之名,作八卦之说,谓之八索。一号帝鸿氏,一号归藏氏,乃名所制曰归藏书,此易之始也。黄帝垂衣裳之后,作龙衮之服,画日月星辰于衣上以象天,有龙衮之颂。 醮:祭祀。 :指易之 卦。 帝纳女节为妃。其后女节见大星如虹下临华渚,女节感而接之,生少皥。帝又纳丑女,号嫫母,使训人而有淑德,奏六德之颂。又纳费修氏为夫人。是时,庶民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无羡欲之心。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
8、,至老不相往来,无求故也。所谓黄帝理天下使民,谓之至理之代。是时风不鸣条,谓之天下之喜风也;雨不破块,谓十日小雨应天下文,十五日一大雨以协运也;以嘉禾为粮,谓木禾也,其穗异常;以醴泉为浆,谓泉水味美如酒,可以养老也;以五芝为芳,谓有异草生于圃,喊芝英、紫芝、黑芝、五芝草生,皆神仙上药。时有水物洋涌,山车满野,于是德感上天,故有黄星之祥,谓之异星,形态似月,助月为光,名曰景星。又有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二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又有异草生于庭,月一日生一叶,至十五日生十五叶;至十六日一叶落,至三十日落尽。若月小,即一叶厌而不落,谓之萋荚,以明于月也,亦曰历荚。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
9、,宝镜也。于是,大挠能探五行之情,占北斗衡所指,乃作甲乙十干以立日,立子丑十二辰以明月。以鸟兽配为十二辰。属之以成六旬,谓造甲子也。黄帝观伏羲三画成卦。八卦合成二十四气,即作纪历以定年也。帝敬大挠,因以为师。因每方配三辰,立孟、仲、季,自是有阴阳之法焉。黄帝闻之,乃服黄衣,带黄绅,首黄冠,斋于宫中,即有凤皇蔽日而至。帝乃降阶,东面,再拜稽首曰:“天降丕祜,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园,集于梧桐,又巢于阿阁。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其饮也,则自鸣舞,音如笙箫。帝即使伶伦往大夏之西阮榆之 、昆仑之阴嶰谷,采钟龙之竹。取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七寸七分吹之为黄钟之音,以本至理之代天地之风气,所谓黄帝能理日月
10、之行,调阴阳之气,为十二律吕雄雌各六也。 黄星:黄色光的星,即下文中的景星 丕 :大福。 时有女娲之后容成氏善知音律,始造律历,元起丁亥。又推冬至日至之星。又问天老,得天元日月星辰之书,以纪时。有臣隶首善算法,始作数著算术焉。臣伶伦作权量。黄帝又得蚩尤,始明乎天文。 元起丁亥:据混元实录年谱。 日至之星:南斗后星。 黄帝获宝鼎,乃迎日推策。于是顺天之纪,旁罗日月星辰,作盖天仪,测玄象,推分星度,以二十八宿为十二次。角元为寿星之次,房心为大火之次,尾箕为析木之次,斗牛为星纪之次,虚危为玄枵之次,室壁为诹訾之次,奎娄为降娄之次,昴毕为大梁之次,觜参为实沈之次,井鬼为鹑首之次,星张为鹑火之次,翼轸为
11、鹑尾之次。立上之星,作占日月之书,此始为观象之法也,皆自河图而演之。 二十八宿:二十八个星,即下文的角、亢、房、心等等。十二次,古人划分的天域,即下文的寿星之次、大火之次等等。 立中外星:确认星宿在十二次的位置,或在十二次之中,或在十二次之外。 又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鬼臾区占星,帝作占候之法、占日之书,以明休咎焉。黄帝有茂德,感真人来游玉池,至德所致也。有瑞兽在囿,玄枵之兽也。尚书中侯云:“麋身、牛尾、狼蹄、一角。角端有肉,示不伤物也。音中黄钟,文章彬彬。然牝曰麒,牡曰麟。生于火,游于水土,春鸣曰归禾,夏鸣曰扶幼,秋鸣曰养信。”帝又得微虫蝼蛄,有大如羊者,大如牛者;虫名蚓大如虹者,应土德之王
12、也。有兽名 ,如狮子,食虎,而循常近人,或来入室,人畏而患之。帝乃上奏于天,徒之北荒。以景云之庆、瑞云之祥,即以云纪官,官以云为名。故有缙云之官。于是设官分职,以云命官:春为青云官,夏为缙云官,秋为白云官,冬为黑云官。帝以云为师也。帝置四官,令沮育、苍颉、隶首、孔甲居其职,主图籍也。又今苍颉主人仪,孔甲始作盘盂,以代凹尊杯饮之朴,著盘盂篇,盘盂之诫也。帝作巾几之法,以著经。黄帝书,中通理,黄帝史谓之 。 ,大也。 缙云:赤多自少之云。 图籍:亦称版籍,记载土地、人户。因有图,故称图籍。 有臣史玉始造画。又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明堂图,有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此楼之始也。帝依图制之,曰合宫,可以观
13、其行也。乃立明堂之议,以观于贤也。时有仙伯出于岐山下,号岐伯,善说草木之药性味,为大医。帝请主方药。帝乃修神农所尝百草味性,以理疾者,作内外经。又有雷公述炮炙方,定药性之善恶。扁鹊、俞附二臣定脉经,万姓所疾。帝与扁鹊论脉法,撰脉书上下经。帝问岐伯脉法,又制素问等书及内经。帝问少俞针法,乃制针经,明堂图针炙之法,此药之始也。 公玉带:姓公玉,名带。 黄帝理天下,始以中央之色称号。初居有熊之国,曰有熊帝。不好战争,当神农氏之八代,榆罔始襄,诸侯相侵,以黄帝称中央,故四方僭号亦各以方色称。佥共谋之,边城日骇。黄帝乃罢台榭之役,省靡丽之财,周戎士,筑营垒。帝问于首阳山,令采首山之金,始铸刀造弩。又于东
14、海流波山得奇兽,状如牛,苍身无角,一足。能出入水,吐水则生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牛。帝令杀之,以其皮冒之而为鼓,击之声闻五百里。帝令军士吹角为龙鸣,此鼓角之始也。于是又令作蹴鞠之戏以练武士。 中央之色:黄色。 方色:四方之色,赤、白、青、黑四色。 周:周济。 黄帝云:“日中必 ,操刀必割。”狂屈竖闻之曰:“黄帝知言也。”帝有天下二十有二年,忽有蚩尤氏不恭帝命,诸侯中强暴者也,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不食五谷,啖沙吞石。不用帝命,作五虐之刑,以害黎庶。于葛芒山发金作冶,制为铠甲及剑,造立兵杖刀戟大弩等,威震天下。不顺帝命,帝欲伐之,征诸侯,一十五旬未克敌,思念贤哲以辅佐。
15、将征不义,乃梦见大风吹天下尘垢,又梦一人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觉而思,曰:“风,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解化清者也,天下当有风姓名后者。夫千钧之弩,力能远者也,驱羊数万群,是牧人为善者也。岂非有姓力名牧者乎。”帝作此二梦及前数梦龙神之验,帝作释梦之书。令依二梦求其人,得风后于海隅,得力牧于大泽。即举风后以理民,初为侍中,后登为相。举力牧以为将。此将相之始也。以大鸿为佐理,于是顺天地之纪、幽明之数、生死之说,是谓帝之谋臣也。帝问张若谋敌之事。张若曰:“不如力牧。能于推步之术,著兵法十三卷,可用之。”乃习其干戈,以征弗享。始制三公之职,以象三台;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 :亦作彗,晒干。
16、三台:三台星,星座名。 黄帝于是取合己者四人,谓之四面而理。时获宝鼎,迎日推策。又得风胡为将,作五牙旗及烽火战攻之具,著兵法五篇。又以神皇为将。帝之夫人费修之子为太子、好张罗及弓矢,付以大将,谓之抚军大元帅,为王前敌。张若、力牧为行军左右别乘。以容光为大司马,统六师,兼掌邦国之九法。又置左右太监,监于万国。臣龙纡者有有义,亦为将。帝之行也,以师兵为营卫。 四面而理:四臣分理四方。 迎:逆。 乃与榆罔合谋共击蚩尤,以玉为兵。帝服黄冕,驾象车,交六龙。太丙、太一为御。载交龙之旅,张五牙旗,引之以定方位。帝之行也,常有五色云状如金枝玉叶,止于帝上如葩华之象,帝因作华盖。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帝未克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历史藏书 历史资料
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道藏洞真部)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胎息经注--(中华藏书).txt
董氏奇穴相关理论_3教学文档.ppt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问答.doc
董氏奇穴特效穴pdf电子书下载.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