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黄连_中医药性学术论文.doc
《胡黄连_中医药性学术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黄连_中医药性学术论文.doc(2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胡 黄 连(新修本草)胡黄连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根。主产于云南、西藏等地。原植物喜生于凉爽湿润、土质肥沃的高山草地。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功效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临床用名胡黄连。【本草汇言】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主久痢成疳,伤寒咳嗽,温疟骨热,理腰肾,去阴汗,小儿惊痫寒热,不下食,霍乱下痢。本草经疏:胡黄连得天地清肃阴寒之气,故其味至苦,其气大寒,性则无毒。善除湿热,故主久痢成疳,及冷热泄痢,厚肠胃。伤寒咳嗽者,邪热在手太阴、足阳明也。温疟骨蒸者,热在骨间也。理腰肾,去阴汗者,肾虚湿热下流客之,使热伏肾间也。小儿惊痢寒热,不下食者,热则生风,故发惊痫,热在胃口,故不下食也。
2、心主五色,脾胃主肌肉,二经湿热去,则颜色自佳也。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者,无非湿热在肠胃,及火在五脏间也。大寒至苦极清之性,能清热自肠胃以次于骨,一切湿热、邪热、阴分伏热所生诸病莫不消除。简误:胡黄连气味苦寒之至,设使阴血太虚,真精耗竭,而胃气脾阴俱弱者,虽见如上诸证,亦勿轻投。即欲用之,亦须与健脾安胃等药同用,乃可无弊。慎之!本草蒙筌:气平寒味尤苦甚,心内黑皮略淡黄。恶玄参菊花,亦解巴毒;忌猪肉误食,令人泄精。疗痨热骨蒸,治伤寒咳嗽。温疟多热即解,久痢成疳竟除。补肝胆劫目痛尤灵,理腰肾敛阴汗最捷。小儿盗汗潮热,妇人胎蒸虚惊。并宜用之,不可缺也。药性解:胡黄连,味苦,性寒,无毒,入肝、胆、胃三
3、经。主伤寒咳嗽、温疟发热、骨蒸劳热、三消五痔,补肝胆,明眼目,止泻痢,益颜色,治小儿惊疳霍乱、大人五心烦热、妇人胎蒸虚惊、恶菊花、玄参、白鲜皮,忌猪肉,解巴豆毒。拆之出尘如烟者真。按:胡黄连苦寒,能泻三经之火,小儿多热症最宜。景岳全书:味大苦,大寒。其性味功用,大似黄连。能凉肝明目,治骨蒸劳热、三消、吐血衄血、五心烦热;疗妇人胎热、虚惊热痢、及小儿疳热惊痫。浸人乳点目甚良。本草备要:泻热,疗凉疳。苦寒。去心热,益肝胆,厚肠胃。治骨蒸劳热,五心烦热,心窝,手心、足心。三消渴而多饮为上消,肺热也,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是也;多食善饥为中消,胃热也,瘴成为消中是也;渴而小便数有膏为下消,肾热而水亏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草药学术论文 中医学术论文 中药学术论文 中草药学术资料 中医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