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简体版.pdf
《伤寒论简体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简体版.pdf(38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1 伤寒论序伤寒论序 夫伤寒论 盖祖述大圣人之意 诸家莫其伦拟 故晋皇甫谧序 甲乙针经 云 伊尹 以元圣之才 撰用神农本草 以为汤液 汉张仲景论广汤液 为十数卷 用之多验 近世 太医令王叔和 撰次仲景遗论甚精 皆可施用 是仲景本伊尹之法 伊尹本神农之经 得不 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 张仲景 汉书 无传 见 名医录 云 南阳人 名机 仲景乃其 字也 举孝廉 官至长沙太守 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 时人言 识用精微过其师 所著论 其言精而奥 其法简而详 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 惟王叔和能学之 其间如葛洪 陶景 胡洽 徐之才 孙思邈辈 非不才也 但各自名家 而不能修明之
2、 开 宝中 节度使高继冲 曾编录进上 其文理舛错 未尝考正 历代虽藏之书府 亦缺于仇校 是使治病之流 举天下无或知者 国家诏濡臣校正医书 臣奇续被其选 以为百病之急 无 急于伤寒 今先校定张仲景 伤寒论 十卷 总二十二篇 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 除复重 定有一百一十二方 今请颁行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 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 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 上 伤寒卒病论集伤寒卒病论集 论曰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 望齐侯之色 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 曾不留神医药 精究方术 上以疗君亲之疾 下以救贫贱之厄 中以保身长全 以养其生 但竞逐荣势 企踵权豪 孜孜汲汲 惟名利是务 崇饰其末 忽弃
3、其本 华其外 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 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 婴非常之疾 患及祸至 而方震栗 降志屈节 钦望巫祝 告穷归天 束手受败 賫百年之寿命 持至贵之重器 委付凡医 恣其所措 咄 嗟嗚呼 厥身已毙 神明消灭 变为异物 幽潜重泉 徒为啼泣 痛夫 举世昏迷 莫能觉 悟 不惜其命 若是轻生 彼何荣势之云哉 而进不能爱人知人 退不能爱身知己 遇灾值 祸 身居厄地 蒙蒙昧昧 蠢若游魂 哀乎 趋世之士 驰竞浮华 不固根本 忘躯徇物 危若冰谷 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 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 犹未十年 其死亡者 三分 有二 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 伤横夭之莫救 乃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撰用 素问 九卷
4、八十一难 阴阳大論 胎臚药录 并平脉辨证 为 伤寒杂病论 合十六 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 庶可以见病知源 若能寻余所集 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 以运万类 人禀五常 以有五藏 经络府俞 阴阳会通 玄冥幽微 变化难极 自非才高识妙 岂能探 其理致哉 上古有神农 黄帝 歧伯 伯高 雷公 少俞 少师 仲文 中世有长桑 扁鹊 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 下此以往 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 不念思求经旨 以演其所知 各承 家技 终始顺旧 省疾问病 务在口给 相对斯须 便处汤药 按寸不及尺 握手不及足 人迎趺阳 三部不参 动数发息 不满五十 短期未知决诊 九候曾无仿佛 明堂闕庭 尽 不见察 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 实为难矣
5、 孔子云 生而知之者上 学则亚之 多 闻博识 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 请事斯语 伤寒论伤寒论 卷第一 卷第一 注 赵本后有 仲景全书第一 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 宋林亿校正明赵开美校刻 沉琳同校 辨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42字 以下卷二 卷三等体例均同 辨脉法第一辨脉法第一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2 问曰 脉有阴阳者 何谓也 答曰 凡脉大 浮 数 动 滑 此名阳也 脉沉 涩 弱 弦 微 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 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 脉有阳结阴结者 何以别之 答
6、曰 其脉浮而数 能食 不大便者 此为实 名 曰阳结也 期十六日当剧 其脉沉而迟 不能食 身体重 大便反硬 名曰阴结也 期十四 日当剧 问曰 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 何 答曰 阴脉不足 阳往从之 阳脉不足 阴往乘 之 曰 何谓阳不足 答曰 假令寸口脉微 名曰阳不足 阴气上入阳中 则洒淅恶寒也 曰 何谓阴不足 答曰 假令尺脉弱 名曰阴不足 阳气下陷入阴中 则发热也 阳脉浮 一作微 注 均为赵本原注 下同 阴脉弱者 则血虚 血虚则筋急也 其脉沉者 荣气微也 其脉浮 而汗出如流珠者 卫气衰也 荣气微者 加烧针 则血流不行 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 一云秋脉 蔼蔼 如车盖者 名曰阳结也 脉 一云夏脉 累累 如
7、循长竿者 名曰阴结也 脉瞥瞥 如羹上肥者 阳气微也 脉萦萦 如蜘蛛丝者 阳气 一云阴气 衰也 脉绵绵 如泻漆之绝者 亡其血也 脉来缓 时一止复来者 名曰结 脉来数 时一止复来者 名曰促 一作纵 脉 阳 盛则促 阴盛则结 此皆病脉 阴阳相搏 名曰动 阳动则汗出 阴动则发热 形冷 恶寒者 此三焦伤也 若数脉见于关上 上下无头尾 如豆大 厥厥动摇者 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 阴脉浮大而濡 阴脉与阳脉同等者 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 名曰弦也 弦者状如弓弦 按之不移也 脉紧者 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 弦则为减 大则为芤 减则为寒 芤则为虚 寒虚相搏 此名为革 妇人则 半产 漏下 男子则亡血 失精 问曰 病有
8、战而汗出 因得解者 何也 答曰 脉浮而紧 按之反芤 此为本虚 故当 战而汗出也 其人本虚 是以发战 以脉浮 故当汗出而解也 若脉浮而数 按之不芤 此人本不虚 若欲自解 但汗出耳 不发战也 问曰 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 何也 答曰 脉大而浮数 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问曰 病有不战 不汗出而解者 何也 答曰 其脉自微 此以曾经 注 经 赵本 无 经 字 发汗 若吐 若下 若亡血 以内无津液 此阴阳自和 必自愈 故不战 不 汗出而解也 问曰 伤寒三日 脉浮数而微 病人身凉和者 何也 答曰 此为欲解也 解以夜半 脉浮而解者 濈然汗出也 脉数而解者 必能食也 脉微而解者 必大汗出也 问曰 病脉 欲知愈未愈者
9、何以别之 答曰 寸口 关上 尺中三处 大小 浮沉 迟数同等 虽有寒热不解者 此脉阴阳为和平 虽剧当愈 立夏得洪 一作浮 大脉 是其本位 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 须发其汗 若明日身不疼 不重者 不须发汗 若汗濈自出者 明日便解矣 何以言之 立夏得洪大脉 是其时脉 故 使然也 四时仿此 问曰 凡病欲知何时得 何时愈 答曰 假令夜半得病 明日日中愈 日中得病 夜半 愈 何以言之 日中得病 夜半愈者 以阳得阴则解也 夜半得病 明日日中愈者 以阴得 阳则解也 寸口脉浮为在表 沉为在里 数为在府 迟为在藏 假令脉迟 此为在藏也 趺阳脉浮而涩 少阴脉如经也 其病在脾 法当下利 何以知之 若脉浮大者 气实血 Ge
10、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3 虚也 今趺阳脉浮而涩 故知脾气不足 胃气虚也 以少阴脉弦而浮 一作沉 才见此为 调脉 故称如经也 若反滑而数者 故知当屎脓也 寸口脉浮而紧 浮则为风 紧则为寒 风则伤卫 寒则伤荣 荣卫俱病 骨节烦疼 当 发其汗也 趺阳脉迟而缓 胃气如经也 趺阳脉浮而数 浮则伤胃 数则动脾 此非本病 医特下 之所为也 荣卫内陷 其数先微 脉反但浮 其人必大便硬 气噫而除 何以言之 本以数 脉动脾 其数先微 故知脾气不治 大便硬 气噫而除 今脉反浮 其数改微
11、邪气独留 心中则饥 邪热不杀谷 潮热发渴 数脉当迟缓 脉因前后度数如法 病者则饥 数脉不时 则生恶疮也 师曰 病人脉微而涩者 此为医所病也 大发其汗 又数大下之 其人亡血 病当恶寒 后乃发热 无休止时 夏月盛热 欲著复衣 冬月盛寒 欲裸其身 所以然者 阳微则恶寒 阴弱则发热 此医发其汗 令阳气微 又大下之 令阴气弱 五月之时 阳气在表 胃中虚 冷 以阳气内微 不能胜冷 故欲著复衣 十一月之时 阳气在里 胃中烦热 以阴气内弱 不能胜热 故欲裸其身 又阴脉迟涩 故知血亡也 脉浮而大 心下反硬 有热属藏者 攻之 不令发汗 属府者 不令溲数 溲数则大便 硬 汗多则热愈 汗少则便难 脉迟尚未可攻 脉浮而
12、洪 身汗如油 喘而不休 水浆不下 体形不仁 乍静乍乱 此为命绝也 又未 知何藏先受其灾 若汗出发目闰 喘不休者 此为肺先绝也 阳反独留 形体如烟熏 直 视摇头 此心绝也 唇吻反青 四肢习者 此为肝绝也 环口黧黑 柔汗发黄者 此为脾绝 也 溲便遗失 狂言 目反直视者 此为肾绝也 又未知何藏阴阳前绝 若阳气前绝 阴气后竭者 其人死 身色必青 阴气前绝 阳气 后竭者 其人死 身色必赤 腋下温 心下热也 寸口脉浮大 而医反下之 此为大逆 浮则无血 大则为寒 寒气相搏 则为肠鸣 医 乃不知 而反饮冷水 令汗大出 水得寒气 冷必相搏 其人即 趺阳脉浮 浮则为虚 浮虚相搏 故令气 言胃气虚竭也 脉滑 则为哕
13、 此为医咎 责虚取实 守空迫血 脉 浮 鼻中燥者 必衄也 诸脉浮数 当发热 而洒淅恶寒 若有痛处 饮食如常者 畜积有脓也 脉浮而迟 面 热赤而战惕者 六七日当汗出而解 反发热者 差迟 迟为无阳 不能作汗 其身必痒也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 法当清邪中于上焦 浊邪中于下焦 清邪中上 名曰洁也 浊邪中 下 名曰浑也 阴中于邪 必内栗也 表气微虚 里气不守 故使邪中于阴也 阳中于邪 必发热 头痛 项强 颈挛 腰痛 胚酸 所为阳中雾露之气 故曰清邪中上 浊邪中下 阴气为栗 足膝逆冷 便溺妄出 表气微虚 里气微急 三焦相混 内外不通 上焦怫郁 藏气相熏 口烂食断也 中焦不治 胃气上冲 脾气不转 胃中为浊 荣卫
14、不通 血凝不流 若卫气前通胃气虚竭也 脉滑 则为哕 此为医咎 责虚取实 守空迫血 脉浮 鼻中燥者 必衄也 诸脉浮数 当发热 而洒淅恶寒 若有痛处 饮食如常者 畜积有脓也 脉浮而迟 面 热赤而战惕者 六七日当汗出而解 反发热者 差迟 迟为无阳 不能作汗 其身必痒也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 法当清邪中于上焦 浊邪中于下焦 清邪中上 名曰洁也 浊邪中 下 名曰浑也 阴中于邪 必内栗也 表气微虚 里气不守 故使邪中于阴也 阳中于邪 必发热 头痛 项强 颈挛 腰痛 胫酸 所为阳中雾露之气 故曰清邪中上 浊邪中下 阴气为栗 足膝逆冷 便溺妄出 表气微虚 里气微急 三焦相混 内外不通 上焦怫郁 藏气相熏 口烂食断
15、也 中焦不治 胃气上冲 脾气不转 胃中为浊 荣卫不通 血凝不流 若卫气前通者 小便赤黄 与热相搏 因热作使 游于经络 出入藏府 热气所过 则为痈 脓 若阴气前通者 阳气厥微 阴无所使 客气内入 嚏而出之 声嗢咽塞 寒厥相逐 为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4 热所拥 血凝自下 状如豚肝 阴阳俱厥 脾气弧弱 五液注下 下焦不阖 清便下重 令 便数难 脐 注 脐 赵本作 齐 筑湫痛 命将难全 脉阴阳俱紧者 口中气出 唇口干燥 蜷卧足冷 鼻中涕出 舌上胎滑 勿妄治也 到 七
16、日以来 其人微发热 手足温者 此为欲解 或到八日以上 反大发热者 此为难治 设 使恶寒者 必欲呕也 腹内痛者 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 至于吐利 其脉独不解 紧去人安 此为欲解 若脉迟至六七日 不欲食 此为晚发 水停故也 为未解 食自可者 为欲解 病六七日 手足三部脉皆至 大烦而口 噤不能言 其躁扰者 必欲解也 若脉和 其人大烦 目重 睑 注 睑 赵本作 脸 内 际黄者 此为欲解也 脉浮而数 浮为风 数为虚 风为热 虚为寒 风虚相搏 则洒淅恶寒也 脉浮而滑 浮为阳 滑为实 阳实相搏 其脉数疾 卫气失度 浮滑之脉数疾 发热汗 出者 此为不治 伤寒咳逆上气 其脉散者死 谓其形损故也 平脉法第二平脉法第
17、二 问曰 脉有三部 阴阳相乘 荣卫血气 在人体躬 呼吸出入 上下于中 因息游布 津液流通 随时动作 效象形容 春弦秋浮 冬沉夏洪 察色观脉 大小不同 一时之间 变无经常 尺寸参差 或短或长 上下乖错 或存或亡 病辄改易 进退低昂 心迷意惑 动失纪纲 愿为具陈 令得分明 师曰 子之所问 道之根源 脉有三部 尺寸及关 荣卫 流行 不失衡铨 肾沉 心洪 肺浮 肝弦 此自经常 不失铢分 出入升降 漏刻周旋 水下二 注 二 赵本作 百 刻 一周循环 当复寸口 虚 实见焉 变化相乘 阴阳相干 风则浮虚 寒则牢坚 沉潜水畜 注 2 畜 赵本 医统本皆作 滀 支饮急弦 动则为痛 数则热烦 设有不应 知变所缘
18、三部不同 病各异端 太过可怪 不及亦然 邪不空见 中 注 3 中 赵本作 终 必有奸 审察表里 三焦别焉 知其所舍 消息诊看 料度府藏 独见若神 为子条记 传与贤人 师曰 呼吸者 脉之头也 初持脉 来疾去迟 此出疾入迟 名曰内虚外实也 初持脉 来迟去疾 此出迟入疾 名曰内实外虚也 问曰 上工望而知之 中工问而知之 下工脉而知之 愿闻其说 师曰 病家人请云 病人若发热 身体疼 病人自卧 师到 诊其脉 沉而迟者 知其 差也 何以知之 表有病者 脉当浮大 今脉反沉迟 故知愈也 假令病人云 腹内卒痛 病人自坐 师到 脉之 浮而大者 知其差也 何以知之 若 里有病者 脉当沉而细 今脉浮大 故知愈也 师曰
19、 病家人来请云 病人发热 烦极 明日师到 病人向壁卧 此热已去也 设令脉 不和 处言已愈 设令向壁卧 闻师到 不惊起而盼视 若三言三止 脉之 咽唾者 此诈病也 设令脉 自和 处言汝 注 汝 赵本 医统本皆作 此 病大重 当须服吐下药 针灸数十百处 乃愈 师持脉 病人欠者 无病也 脉之 呻者 病也 言迟者 风也 摇头言者 里痛也 行迟者 表强也 坐而伏者 短气也 坐而下一脚者 腰痛也 里实护腹 如怀卵物者 心 痛也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5 师曰 伏气之病 以意候
20、之 今月之内 欲有伏气 假令旧有伏气 当须脉之 若脉微 弱者 当喉中痛似伤 非喉痹也 病人云 实咽中痛 虽尔 今复欲下利 问曰 人病恐怖者 其脉何状 师曰 脉形如循丝 累累然 其面白脱色也 问曰 人不饮 其脉何类 师曰 其 注 其 赵本 医统本皆无 其 字 脉自涩 唇口干燥也 问曰 人愧者 其脉何类 师曰 脉浮 而面色乍白乍赤 问曰 经说 脉有三菽 六菽重者 何谓也 师曰 脉者 人以指按之 如三菽之重者 肺气也 如六菽之重者 心气也 如九菽之重者 脾气也 如十二菽之重者 肝气也 按之 至骨者 肾气也 假令下利 寸口 关上 尺中 悉不见脉 然尺中时一小见 脉再举头者 肾气也 若 见损脉来至 为难
21、治 问曰 脉有相乘 有纵 有横 有逆 有顺 何也 师曰 水行乘火 金行乘木 名曰 纵 火行乘水 木行乘金 名曰横 水行乘金 火行乘木 名曰逆 金行乘水 木行乘火 名曰顺也 问曰 脉有残贼 何谓也 师曰 脉有弦 紧 浮 滑 沉 涩 此六者 注 者 赵 本作 脉 名曰残贼 能为诸脉作病也 问曰 脉有灾怪 何谓也 师曰 假令人病 脉得太阳 与形证相应 因为作汤 比还 送汤如食顷 病人乃大吐 若下利 腹中痛 师曰 我前来不见此证 今乃变异 是名灾怪 又问曰 何缘作此吐利 答曰 或有旧时服药 今乃发作 故名灾怪耳 问曰 东方肝脉 其形何似 师曰 肝者木也 名厥阴 其脉微弦濡弱而长 是肝脉也 肝病自得濡弱
22、者 愈也 假令得纯弦脉者 死 何以知之 以其脉如弦直 是肝藏伤 故知死也 南方心脉 其形何似 师曰 心者火也 名少阴 其脉洪大而长 是心脉也 心病自得 洪大者 愈也 假令脉来微去大 故名反 病在里也 脉来头小本大者 故名复 注 复 赵本作 覆 病在表也 上微头小者 则汗出 下微本大者 则为关格不通 不得尿 头无汗者可治 有 汗者死 西方肺脉 其形何似 师曰 肺者金也 名太阴 其脉毛浮也 肺病自得此脉 若得缓 迟者 皆愈 若得数者 则剧 何以知之 数者南方火 火克西方金 法当痈肿 为难治也 问曰 二月得毛浮脉 何以处言至秋当死 师曰 二月之时 脉当濡弱 反得毛浮者 故知至秋死 二月肝用事 肝脉属
23、木 注 肝脉属木 赵本作 肝属木 脉 应濡弱 反 得毛浮 注 浮 其后赵本有 脉 字 者 是肺脉也 肺属金 金来克木 故知至秋死 他皆仿此 师曰 脉 肥人责浮 瘦人责沉 肥人当沉 今反浮 瘦人当浮 今反沉 故责之 师曰 寸脉下不至关 为阳绝 尺脉上不至关 为阴绝 此皆不治 决死也 若计其余 命死生之期 期以月节克之也 师曰 脉病人不病 名曰行尸 以无王气 卒眩仆不识人者 短命则死 人病脉不病 名曰内虚 以无谷神 虽困无苦 问曰 翕奄沉 名曰滑 何谓也 注 其后赵本有 师曰 2字 沉为纯阴 翕为正阳 阴阳和合 故令脉滑 关尺自平 阳明脉微沉 食饮自可 少阴脉微滑 滑者紧之浮名也 此为阴实 其人必
24、股内汗出 阴下湿也 问曰 曾为人所难 紧脉从何而来 师曰 假令亡汗 若吐 以肺里寒 故令脉紧也 假令咳者 坐饮冷水 故令脉紧也 假令下利 以胃中 注 中 赵本无 中 字 虚冷 故令脉紧也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6 寸口卫气盛 名曰高 荣气盛 名曰章 高章相搏 名曰纲 卫气弱 名曰惵 荣气弱 名曰卑 惵卑相搏 名曰损 卫气和 名曰缓 荣气和 名曰迟 迟缓相搏 名曰沉 寸口脉缓而迟 缓则阳气长 其色鲜 其颜光 其声商 毛发长 迟则阴气盛 骨髓生 血满 肌肉紧薄鲜硬
25、阴阳相抱 荣卫俱行 刚柔相搏 名曰强也 趺阳脉滑而紧 滑者胃气实 紧者脾气强 持实击强 痛还自伤 以手把刃 坐作疮也 寸口脉浮而大 浮为虚 大为实 在尺为关 在寸为格 关则不得小便 格则吐逆 趺阳脉伏而涩 伏则吐逆 水谷不化 涩则食不得入 名曰关格 脉浮而大 浮为风虚 大为气强 风气相搏 必成隐疹 身体为痒 痒者名泄风 久久 为痂癞 寸口脉弱而迟 弱者卫气微 迟者荣中寒 荣为血 血寒则发热 卫为气 气微者心内 饥 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肤阳脉大而紧者 当即下利 为难治 寸口脉弱而缓 弱者阳气不足 缓者胃气有余 噫而吞酸 食卒不下 气填于膈上也 一 作下 医 学 全 在 线 提供 趺阳脉紧而浮 浮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老中医 当代中医世家 傅青主 倪海厦 黄煌 黄元御 刘渡舟 黄成义 中医名家学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