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资料民间火功疗法.doc
《中医资料民间火功疗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资料民间火功疗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民间火功疗法, g9 v) X: V$ y 土家族民间用火为引治疗疾病的方法甚多,如火罐、火攻、油火、火针、灯火、烧艾、火灰碗等,被称之火功疗法。火功疗法在土家族民间流传甚广,具简、便、廉、效的特点,群众易于接受。现将几种常用火功疗法简介如下:1 ; w# c8 c) Ed E1 w& R2 o3 r l5 u3 m一、火攻疗法6 G0 r; Z6 A& a7 T. A4 B/ h! D L8 A+ N1火功疗法是民间医生用来治疗病的一种方法,作用快,疗效满意,独具一格,深受患者欢迎。# r ; S, 9 i# t* k5 t; _, d+ L) n5 e( h* u(一)药物配制:大血藤20
2、克,剥皮血20克,鸡血藤30克,透身汉20克,野烟10克,青木香15克,四两麻10克,高梁七15克,荞麦七15克,五步蛇30克(可用银环蛇小者一条或三七6克代之),上药均为干品,切成薄片,放入广口瓶或瓦缺罐中,加入烧酒(60度左右),一天震摇23次,浸泡十天使用。, u& e ) h, g$ T3 9 D8 ? tV, x3 g( G(二)使用方法:医生令病人患部显露,净浸泡好的药酒倒入碗中,药量根据病情而定,少则50毫升,用火烧碗中之药酒,这时医生用右手伸入药中取出酒火,速将手中之火焰在患部及周围烫、摸、揉、拍、打,并以左手助之。反复取火烫、摸、揉、拍、打约15分钟左右,每日一次。患者治疗一
3、次后就感患部舒适轻快,疼痛减轻。一般用一至二次可见明显效果。, E z2 m1 _+ g W. p8 c 9 Q# ) bt(三)使用范围:本疗法以治疗风气病为主。适用于风湿麻木、冷骨风、骨节风、寒气内停、半边风等。# C7 G: j2 ?; b. Q6 O- l/ |& z9 3 & Y: b(四)本疗法的作用是:给皮肤直接加温,汗窍舒张松开,使药物经皮肤毛孔透达病处,再加上揉、烫、拍、打能使局部风寒湿走散,达到行血气、舒筋止痛之功。二、踩油火疗法+ & # 1 2 S* x8 J* l- * n2 x! ) 踩油火民间又叫犁上水。6 S- z% H; N4 YT: 9 o% a( D% 9
4、 g% 2 r, : ?(一)使用方法:医生用铧口一只(又叫犁尖),放在火中烧红,取出,将菜油或桐油喷在铧口上,油当即起火,速用燃烧之火烧烤患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亦有把菜油或桐油煎沸,医者用手蘸点冷水,然后到热油锅中摸油在患者疼痛部位拍打揉按,每次5至10分钟,日一次。5 9 : z/ y* d9 a- K0 _) |% c9 e+ a4 N/ o; D/ I% D(二)适应症:适用于风气病、肚子痛、寒湿而致的骨节痛、冷骨风、风湿麻木、肩膀骨节酸痛等。4 V K/ i5 Y$ z! e6 G) 1 Z1 f% B7 K5 r5 ) d(三)注意事项;用油火或煮沸之油在患者身上烤或摸搽,要注
5、意不要烧伤患者皮肤,有发烧或关节红肿的不适宜本方法治疗,小儿一般不用本方法。三、烧灯火/ V5 i0 G$ t2 9 s1 R) / V P& u& - s: p/ Q. a0 y烧灯火是医生根据病情用灯草蘸桐油直接或间接的一烧一定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运用最广泛的处治方法。! T* Y. 0 t* P0 e& ) % _: s& z) x& l) Ak(一)方法:根据病情选用一位的穴位(可选一穴或多次),用灯草一段蘸上桐油点烧穴位,动作要快,这叫做直接灯火。如小儿走胎,烧双耳后小青筋各一焦,烧时听到象一粒米在火中烧作之声效果最佳,如没有响声,过七天后再烧一次。惊风症,根据不同的惊风表现而选
6、用不同的穴位进行烧灯火。如扑地惊,突然昏倒地,不醒人事,即烧内关、合谷、百会、涌泉、膻中各一焦,烧后可苏醒过来。& # 3 P2 k8 F# n+ b w0 _) v$ p, # P( 印灯火:医生根据病情选好穴位,将点燃的灯草点烧在医生自己的拇指腹部,速印在患儿穴位上,这称印灯火。如小儿脐风,出现肚子痛,痛时肚脐周围鼓起一索,可印在肚脐中间及两边一寸处。此法适用于三岁以下小儿,因小儿皮肤细嫩,烧泡后易引起发炎。- k& P6 6 R G* O6 G* s0 m: w/ b Y3 z2 B/ 2 # Q W隔纸灯火:医生诊断病情后,用一张薄红纸抹上桐油,贴在患外,用灯草蘸桐油点燃后在红纸上,一
7、个部位可点燃,数十焦,这叫隔纸灯火。此法多用于某些顽固性疾病,如盐铲骨冷痛,就在盐铲骨处用隔纸火烧二十余焦即可。+ t _ v$ V, A7 g( 6 H, D7 o1 D+ ( 9 c5 u6 8 C$ Q# Z9 J(二)适应症:多用于惊风症、小儿走胎、黄肿包、胀肚子、肚子痛、着凉、脑壳痛、风气麻木、扭伤、疱疮初期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B4 A( ! u# x% u5 ?3 - a( T. c( H, q3 S$ n(三)注意事项:烧灯后要忌生冷瓜果、腥臭之物一周,直接灯火后,注意不要把伤处搽破皮,防止发炎。四、拔罐疗法- n9 U/ N6 z- u1 D r+ b$ E5 I; l$ C
8、( L( H U% E6 x拔罐又叫打火罐或扯火罐,是土家族民间最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 p4 j/ w& p1 ! 7 4 N% e& O R0 S* ( P( C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势力等作用,排除缺勤内空气造成的负压,使罐吸附于患处,产生温热刺激,并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五十二病方中已有该方法之记载:晋肘后方叙述尤详,因古代以牛角制缺罐,多用吸脓呼血,故称“角法”或“吸简疗法”,民间俗称“打火罐”、“呼杂筒”。此法操作简单,疗效奇特,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温经通络、祛湿逐寒的作作。# l, * A9 H p/ g) |) d7 5 U& p7 b: o3 f(一)罐的
9、制作 |M6 w! H/ N( o! c9 r$ - I8 U4 0 b& h$ E1、竹罐:用直径35厘米的各种竹子,制成810厘米长的腰鼓形园筒,一端留节做底,另一端做罐口,须磨光滑,优点:取材方便,经济易制,轻巧。/ # 3 # o1 ?( H( d9 V4 g+ _+ h6 Q- P; R% * N2、陶罐:由陶土烧制而成,罐口平滑(民间有盛食盐等陶罐容器可用之)。由于目前陶罐烧制减少,故多用玻璃罐代替,这种玻璃罐市场有售,罐口平滑,可以窥见罐内皮肤的瘀血程度,便于掌握。$ A6 a7 y0 o2 Q, |+ _# * L7 . K, k. 6 d(二)适用范围# o$ z: w3 a
10、& F* gE& t3 x4 C& R( S% A风湿痹症,腰肌劳损,乳汁瘀积,蛇伤,外伤瘀血,顽固性寻麻疹,寒性腹痛,慢性支管炎,哮喘,感冒。, E$ / bC( S7 V- g3 j2 V4 a4 J) I6 D/ P2 u# p(三)火罐操作方法+ d# |9 Y b9 l8 6 M+ b8 P+ z# 4 c& ( q1 A8 o5 e% T3 f1、投火法:将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将罐速置于患处,此法适用于侧面横拔火罐,以免燃烧物落下而烧伤皮肤。6 % y Q8 Z6 y0 1 4 r) N- C/ B7 mf( & # S m/ W! o$ Z2、闪火法:火在罐内壁烧12圈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偏方验方大全 经典民间偏方验方 艾灸合辑 百家良方 藏医巨着 医灯续传 医辨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