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学习书籍大全医学衷中参西录(精校)高清扫描_电子版书.pdf
《中医学习书籍大全医学衷中参西录(精校)高清扫描_电子版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习书籍大全医学衷中参西录(精校)高清扫描_电子版书.pdf(913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学衷中参西录 清 张锡纯 清 张锡纯 公元公元 1909 年年 目目 录录 一 医方一 医方 1 一 治阴虚劳热方 一 治阴虚劳热方 1 1 资生汤 资生汤 1 2 十全育真汤 十全育真汤 6 3 醴泉饮 醴泉饮 12 4 一味薯蓣饮 一味薯蓣饮 15 5 参麦汤 参麦汤 16 6 珠玉二宝粥 珠玉二宝粥 19 7 沃雪汤 沃雪汤 20 8 水晶桃 水晶桃 21 9 既济汤 既济汤 21 10 来复汤 来复汤 23 11 镇摄汤 镇摄汤 25 二 治阳虚方 二 治阳虚方 26 敦复汤敦复汤 26 三 治大气下陷方 三 治大气下陷方 29 1 升陷汤 升陷汤 29 2 回阳升陷
2、汤 回阳升陷汤 49 3 理郁升陷汤 理郁升陷汤 50 4 醒脾升陷汤 醒脾升陷汤 51 四 治喘息方 四 治喘息方 53 1 参赭镇气汤 参赭镇气汤 53 2 薯蓣纳气汤 薯蓣纳气汤 55 3 滋培汤 滋培汤 56 五 治痰饮方 五 治痰饮方 59 1 理饮汤 理饮汤 59 2 理痰汤 理痰汤 62 3 龙理痰汤 龙理痰汤 63 4 健脾化痰丸 健脾化痰丸 64 5 期颐饼 期颐饼 65 6 治痰点天突穴法 治痰点天突穴法 65 六 治肺病方 六 治肺病方 68 1 黄膏 黄膏 68 2 清金益气汤 清金益气汤 70 3 清金解毒汤 清金解毒汤 71 4 安肺宁嗽丸 安肺宁嗽丸 71 5 清
3、凉华盖饮 清凉华盖饮 72 I 七 治吐衄方 七 治吐衄方 74 1 寒降汤 寒降汤 74 2 温降汤 温降汤 77 3 清降汤 清降汤 79 4 保元寒降汤 保元寒降汤 80 5 保元清降汤 保元清降汤 80 6 秘红丹 秘红丹 81 7 二鲜饮 二鲜饮 83 8 三鲜饮 三鲜饮 83 9 化血丹 化血丹 84 10 补络补管汤 补络补管汤 84 11 化瘀理膈丹 化瘀理膈丹 87 八 治心病方 八 治心病方 88 1 定心汤 定心汤 88 2 安魂汤 安魂汤 91 九 治癫狂方 九 治癫狂方 92 1 荡痰汤 荡痰汤 92 2 荡痰加甘遂汤 荡痰加甘遂汤 93 3 调气养神汤 调气养神汤
4、94 十 治痫风方 十 治痫风方 95 1 加味磁朱丸 加味磁朱丸 95 2 通变黑锡丹 通变黑锡丹 96 3 一味铁养汤 一味铁养汤 97 十一 治小儿风证方 十一 治小儿风证方 98 1 定风丹 定风丹 98 2 镇风汤 镇风汤 100 2 加味理中地黄汤 加味理中地黄汤 102 十二 治内外中风方 十二 治内外中风方 104 1 搜风汤 搜风汤 104 2 逐风汤 逐风汤 106 3 加味黄五物汤 加味黄五物汤 107 4 加味玉屏风散 加味玉屏风散 108 5 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汤 108 6 加味补血汤 加味补血汤 113 十三 治肢体痿废方 十三 治肢体痿废方 115 1 振颓汤
5、 振颓汤 115 2 振颓丸 振颓丸 117 3 姜胶膏 姜胶膏 118 十四 治膈食方 十四 治膈食方 118 参赭培气汤参赭培气汤 118 十五 治呕吐方 十五 治呕吐方 122 1 镇逆汤 镇逆汤 122 2 薯蓣半夏粥 薯蓣半夏粥 122 十六 治霍乱方 十六 治霍乱方 123 II 1 急救回生丹 急救回生丹 123 2 卫生防疫宝丹 卫生防疫宝丹 125 3 急救回阳汤 急救回阳汤 126 十七 治泄泻方 十七 治泄泻方 130 1 益脾饼 益脾饼 130 2 扶中汤 扶中汤 130 3 薯蓣粥 薯蓣粥 131 4 薯蓣鸡子黄粥 薯蓣鸡子黄粥 133 5 薯蓣苜汤 薯蓣苜汤 133
6、 6 加味天水散 加味天水散 134 7 加味四神丸 加味四神丸 135 十八 治痢方 十八 治痢方 136 1 化滞汤 化滞汤 136 2 燮理汤 燮理汤 136 3 解毒生化丹 解毒生化丹 139 4 天水涤肠汤 天水涤肠汤 140 5 通变白头翁汤 通变白头翁汤 141 6 三宝粥 三宝粥 142 7 通变白虎加人参汤 通变白虎加人参汤 144 十九 治燥结方 十九 治燥结方 147 1 硝菔通结汤 硝菔通结汤 147 2 赭遂攻结汤 赭遂攻结汤 148 3 通结用葱白熨法 通结用葱白熨法 150 附 附 1 猪胆汁导法 猪胆汁导法 151 附 附 2 葱白炙法 葱白炙法 152 二十
7、治消渴方 二十 治消渴方 152 1 玉液汤 玉液汤 152 2 滋饮 滋饮 154 二十一 治癃闭方 二十一 治癃闭方 155 1 宣阳汤 宣阳汤 155 2 济阴汤 济阴汤 155 3 白茅根汤 白茅根汤 156 4 温通汤 温通汤 158 5 加味苓桂术甘汤 加味苓桂术甘汤 158 6 寒通汤 寒通汤 160 7 升麻黄汤 升麻黄汤 161 8 鸡汤 鸡汤 162 9 鸡茅根汤 鸡茅根汤 163 二十二 治淋浊方 二十二 治淋浊方 165 1 理血汤 理血汤 165 2 膏淋汤 膏淋汤 167 3 气淋汤 气淋汤 168 4 劳淋汤 劳淋汤 168 5 砂淋丸 砂淋丸 168 III 6
8、 寒淋汤 寒淋汤 169 7 秘真丹 秘真丹 170 8 毒淋汤 毒淋汤 170 9 清毒二仙丹 清毒二仙丹 170 10 鲜小蓟根汤 鲜小蓟根汤 171 11 澄化汤 澄化汤 171 12 清肾汤 清肾汤 171 13 舒和汤 舒和汤 172 二十三 治伤寒方 二十三 治伤寒方 173 1 麻黄加知母汤 麻黄加知母汤 173 2 加味桂枝代粥汤 加味桂枝代粥汤 175 3 从龙汤 从龙汤 177 4 馏水石膏饮 馏水石膏饮 179 5 通变大柴胡汤 通变大柴胡汤 179 6 加味越婢加半夏汤 加味越婢加半夏汤 180 二十四 治温病方 二十四 治温病方 181 1 清解汤 清解汤 181 2
9、 凉解汤 凉解汤 185 3 寒解汤 寒解汤 185 4 石膏阿斯匹林汤 石膏阿斯匹林汤 189 5 和解汤 和解汤 189 6 宣解汤 宣解汤 190 7 滋阴宣解汤 滋阴宣解汤 190 8 滋阴清燥汤 滋阴清燥汤 191 9 滋阴固下汤 滋阴固下汤 194 10 犹龙汤 犹龙汤 195 二十五 治伤寒温病同用方 二十五 治伤寒温病同用方 196 1 仙露汤 仙露汤 196 2 石膏粳米汤 石膏粳米汤 200 3 镇逆白虎汤 镇逆白虎汤 202 4 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203 5 宁嗽定喘饮 宁嗽定喘饮 215 6 荡胸汤 荡胸汤 215 7 一味莱菔子汤 一
10、味莱菔子汤 217 8 镇逆承气汤 镇逆承气汤 217 二十六 治瘟疫瘟疹方 二十六 治瘟疫瘟疹方 218 1 青盂汤 青盂汤 218 2 护心至宝丹 护心至宝丹 222 3 清疹汤 清疹汤 223 二十七 治疟疾方 二十七 治疟疾方 225 加味小柴胡汤加味小柴胡汤 225 二十八 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 二十八 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 227 1 升降汤 升降汤 227 2 培脾舒肝汤 培脾舒肝汤 228 IV 3 金铃泻肝汤 金铃泻肝汤 229 4 活络效灵丹 活络效灵丹 229 5 活络祛寒汤 活络祛寒汤 232 6 健运汤 健运汤 233 7 振中汤 振中汤 233 8 曲直汤 曲直汤
11、234 二十九 治女科方 二十九 治女科方 235 1 玉烛汤 玉烛汤 235 2 理冲汤 理冲汤 237 3 理冲丸 理冲丸 241 4 安冲汤 安冲汤 242 5 固冲汤 固冲汤 244 6 温冲汤 温冲汤 246 7 清带汤 清带汤 247 8 加味麦门冬汤 加味麦门冬汤 249 9 寿胎丸 寿胎丸 251 10 安胃饮 安胃饮 252 11 大顺汤 大顺汤 253 12 和血熄风汤 和血熄风汤 255 13 滋阴清胃汤 滋阴清胃汤 257 14 滋乳汤 滋乳汤 258 15 消乳汤 消乳汤 258 16 升肝舒郁汤 升肝舒郁汤 259 17 资生通脉汤 资生通脉汤 259 三十 治眼科
12、方 三十 治眼科方 262 1 蒲公英汤 蒲公英汤 262 2 磨翳水 磨翳水 263 3 磨翳散 磨翳散 263 4 明目蓬硝水 明目蓬硝水 264 5 清脑黄连膏 清脑黄连膏 264 6 益瞳丸 益瞳丸 264 7 羊肝猪胆丸 羊肝猪胆丸 264 三十一 治咽喉方 三十一 治咽喉方 266 咀华清喉丹咀华清喉丹 266 三十二 治牙疳方 三十二 治牙疳方 268 1 古方马乳饮 古方马乳饮 268 2 牙疳散 牙疳散 269 3 牙疳敷藤黄法 牙疳敷藤黄法 269 三十三 治疮科方 三十三 治疮科方 271 1 消瘰丸 消瘰丸 271 2 消瘰膏 消瘰膏 272 3 化腐生肌散 化腐生肌散
13、 273 4 内托生肌散 内托生肌散 273 5 洗髓丹 洗髓丹 274 V 二 药物二 药物 277 1 石膏解 石膏解 277 2 人参解 人参解 290 3 西洋参解 西洋参解 293 4 黄耆解 黄耆解 294 5 山萸肉解 山萸肉解 298 6 白术解 白术解 300 7 赭石解 赭石解 301 8 山药解 山药解 311 9 地黄解 地黄解 312 10 甘草解 甘草解 315 附 甘草反鲢鱼之质疑附 甘草反鲢鱼之质疑 316 11 朱砂解 朱砂解 317 12 鸦胆子解 鸦胆子解 318 13 龙骨解 龙骨解 319 14 牡蛎解 牡蛎解 320 15 石决明解 石决明解 321
14、 16 玄参解 玄参解 321 17 当归解 当归解 322 18 芍药解 芍药解 323 19 芎解 芎解 326 20 大黄解 大黄解 327 21 朴硝 硝石解 朴硝 硝石解 328 附 朴硝炼玄明粉法附 朴硝炼玄明粉法 329 22 浓朴解 浓朴解 330 23 麻黄解 麻黄解 331 24 柴胡解 柴胡解 333 25 桂枝解 桂枝解 335 26 三七解 三七解 336 27 滑石解 滑石解 340 28 牛膝解 牛膝解 341 29 远志解 远志解 342 30 龙胆草解 龙胆草解 343 31 半夏解 半夏解 343 32 栝蒌解 栝蒌解 344 33 天花粉解 天花粉解 34
15、5 34 干姜解 干姜解 346 35 生姜解 生姜解 347 36 附子 乌头 天雄解 附子 乌头 天雄解 347 37 肉桂解 肉桂解 348 38 知母解 知母解 349 39 天门冬解 天门冬解 350 40 麦门冬解 麦门冬解 351 41 黄连解 黄连解 351 VI 42 黄芩解 黄芩解 352 43 白茅根解 白茅根解 353 44 苇茎 芦根解 苇茎 芦根解 354 45 鲜小蓟根解 鲜小蓟根解 355 46 大麦芽解 大麦芽解 356 46 大麦芽解 大麦芽解 357 47 茵陈解 茵陈解 357 48 莱菔子解 莱菔子解 358 48 莱菔子解 莱菔子解 359 49 枸
16、杞子 地骨皮解 枸杞子 地骨皮解 359 50 海螵蛸 茜草解 海螵蛸 茜草解 360 51 罂粟壳解 罂粟壳解 361 52 竹茹解 竹茹解 362 53 沙参解 沙参解 363 54 连翘解 连翘解 364 55 川楝子解 川楝子解 365 56 薄荷解 薄荷解 365 57 茯苓 茯神解 茯苓 茯神解 366 58 木通解 木通解 368 59 蒲黄解 蒲黄解 369 60 三棱 莪术解 三棱 莪术解 370 61 乳香 没药解 乳香 没药解 371 62 常山解 常山解 371 63 山楂解 山楂解 372 64 石榴解 石榴解 373 65 龙眼肉解 龙眼肉解 374 66 柏子仁解
17、 柏子仁解 374 67 大枣解 大枣解 375 68 胡桃解 胡桃解 376 69 五味子解 五味子解 377 70 萆解 萆解 378 71 鸡内金解 鸡内金解 379 72 穿山甲解 穿山甲解 381 73 蜈蚣解 蜈蚣解 382 74 水蛭解 水蛭解 383 75 蝎子解 蝎子解 384 76 蝉蜕解 蝉蜕解 385 77 羚羊角解 羚羊角解 386 78 血余炭解 血余炭解 390 79 指甲解 指甲解 391 三 医论三 医论 391 1 六经总论 六经总论 391 2 太阳病桂枝汤证 太阳病桂枝汤证 393 3 太阳病麻黄汤证 太阳病麻黄汤证 396 VII 4 太阳与阳明合病麻
18、黄汤证 太阳与阳明合病麻黄汤证 400 5 太阳温病麻杏甘石汤证 太阳温病麻杏甘石汤证 401 6 太阳病大青龙汤证 太阳病大青龙汤证 405 7 太阳病小青龙汤证 太阳病小青龙汤证 407 8 太阳病旋复花代赭石汤证 太阳病旋复花代赭石汤证 414 9 太阳病大陷胸汤证 太阳病大陷胸汤证 415 10 太阳病小陷胸汤证 太阳病小陷胸汤证 418 11 太阳病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太阳病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421 12 太阳病附子泻心汤证 太阳病附子泻心汤证 422 13 太阳病炙甘草汤证 太阳病炙甘草汤证 423 14 太阳病桃核承气汤证 太阳病桃核承气汤证 426 15 太阳阳明合病桂枝加葛根汤
19、证 太阳阳明合病桂枝加葛根汤证 428 16 太阳阳明合病葛根汤证 太阳阳明合病葛根汤证 428 17 阳明病葛根黄连黄芩汤证 阳明病葛根黄连黄芩汤证 429 18 阳明病白虎汤证 阳明病白虎汤证 431 19 阳明病白虎加人参汤证 阳明病白虎加人参汤证 439 20 阳明病三承气汤证 阳明病三承气汤证 444 21 阳明病茵陈蒿汤证 阳明病茵陈蒿汤证 451 22 阳明病栀子柏皮汤证 阳明病栀子柏皮汤证 452 23 阳明病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阳明病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453 24 阳明病猪苓汤证 阳明病猪苓汤证 455 25 阳明病四逆汤证 阳明病四逆汤证 456 26 少阳病提纲及汗吐下
20、三禁 少阳病提纲及汗吐下三禁 457 27 少阳病小柴胡汤证 少阳病小柴胡汤证 458 28 少阳病大柴胡汤证 少阳病大柴胡汤证 463 29 少阳篇三阳合病之治法 少阳篇三阳合病之治法 466 30 太阴病提纲及意义 太阴病提纲及意义 468 31 太阴病桂枝汤证 太阴病桂枝汤证 469 32 太阴病宜四逆辈诸寒证 太阴病宜四逆辈诸寒证 470 33 太阴病坏证桂枝加芍药汤及桂枝加大黄汤证 太阴病坏证桂枝加芍药汤及桂枝加大黄汤证 470 34 少阴病提纲及意义 少阴病提纲及意义 471 35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475 36 少阴病黄连阿胶汤证 少阴病黄连阿胶汤证
21、 476 37 少阴病当灸及附子汤证 少阴病当灸及附子汤证 478 38 少阴病桃花汤证 少阴病桃花汤证 479 39 少阴病吴茱萸汤证 少阴病吴茱萸汤证 482 40 少阴病苦酒汤证 少阴病苦酒汤证 483 41 少阴病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少阴病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483 42 少阴病真武汤证 少阴病真武汤证 485 43 少阴病通脉四逆汤证 少阴病通脉四逆汤证 486 44 少阴病大承气汤证 少阴病大承气汤证 486 45 厥阴病提纲及意义 厥阴病提纲及意义 488 46 厥阴病乌梅丸证 厥阴病乌梅丸证 488 47 厥阴病白虎汤证 厥阴病白虎汤证 490 VIII 48
22、厥阴病当归四逆汤及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厥阴病当归四逆汤及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491 49 厥阴病白头翁汤证 厥阴病白头翁汤证 492 50 不分经之病理中丸证 竹叶石膏汤证 不分经之病理中丸证 竹叶石膏汤证 493 51 温病遗方 温病遗方 495 52 伤寒风温始终皆宜汗解说 伤寒风温始终皆宜汗解说 499 53 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及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治法 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及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治法 501 54 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 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 505 55 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治法 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治法 509 56 论吴又可达原饮不可以治温病 论吴又可达原饮不可以
23、治温病 512 57 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 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 513 58 论脑充血之原因及治法 论脑充血之原因及治法 514 59 论脑充血证可预防及其证误名中风之由 论脑充血证可预防及其证误名中风之由 517 60 论脑贫血治法 论脑贫血治法 520 61 论脑贫血痿废治法 论脑贫血痿废治法 522 62 论心病治法 论心病治法 524 63 论肺病治法 论肺病治法 528 64 总论喘证治法 总论喘证治法 533 65 论胃病噎膈 即胃癌 治法及反胃治法 论胃病噎膈 即胃癌 治法及反胃治法 537 66 论胃气不降治法 论胃气不降治法 541 67 论吐血衄血之原因及治法 论吐血衄血之原
24、因及治法 543 68 论痢证治法 论痢证治法 549 69 论肠结治法 论肠结治法 557 70 论结胸治法 论结胸治法 558 71 论霍乱治法 论霍乱治法 560 72 论肝病治法 论肝病治法 564 73 论黄胆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之兼证并详治法 论黄胆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之兼证并详治法 568 74 论水臌气臌治法 论水臌气臌治法 574 75 论血臌治法 论血臌治法 577 76 论肾弱不能作强治法 论肾弱不能作强治法 578 77 论冲气上冲之病因病状病脉及治法 论冲气上冲之病因病状病脉及治法 580 78 论火不归原治法 论火不归原治法 581 79 论腰疼治法 论腰疼治法 5
25、84 80 论肢体痿废之原因及治法 论肢体痿废之原因及治法 586 81 论四肢疼痛其病因凉热各异之治法 论四肢疼痛其病因凉热各异之治法 591 82 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 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 592 83 论鼻渊治法 论鼻渊治法 593 84 详论咽喉证治法 详论咽喉证治法 594 85 论喉证治法 论喉证治法 600 86 详论猩红热治法 详论猩红热治法 602 87 论鼠疫之原因及治法 论鼠疫之原因及治法 605 88 论女子瘕治法 论女子瘕治法 616 89 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 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 618 90 论治疔宜重用大黄 论治疔宜重用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入门书籍pdf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 中医精华丛书 中医奇方妙治真传 中医薪传 祖传中医手抄本 中医古籍pdf 杏林阐微 悬壶集 医彻 医家心法 医经秘录 医理真传 杂病论治
